贡菜是什么东东?你吃过吗?

以冬话美食 2024-06-09 08:13:36

前段时间朋友请吃麻辣火锅,刚涮过两盘牛肉,朋友就端来一盘绿色蔬菜面一样的东西下到锅里,我心里寻思:这才哪到哪啊,咋就下面了呢?

朋友也不解释,等汆烫一会,捞了一勺放我碗里。我一看,绿莹莹的,沾着红色的辣料,绿肥红瘦,卖相倒是不错。

入口一嚼,嘎嘣脆,很是爽口弹牙。问朋友,说这叫贡菜,不是海里长的,是地里种出来的。我记得以前写过一篇与薹菜有关的文章,好像提到这种贡菜,但真正吃到这却是第一次。

回家查找资料,贡菜是安徽涡(guō)阳和江苏邳(pī)州的特产,因其曾作为贡品供应朝廷而得名。又因其清爽甘脆,食之有声,也被称为“响菜”。它嚼起来的口感有些像海蜇皮儿,故又称“山蜇菜”。

它的本菜为菊科莴苣属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和我们常吃的莴笋同属茎用莴苣,但是个细高挑儿,尖叶,青秆,茎干可达一米多长,肉质色泽也要求青绿色;而莴笋茎长一般不超过40厘米,较粗胖,肉质多是浅绿或绿白色。涡阳主要种“老来青”“一米青”“大青棒”等地方品种,邳州主打品种是邳薹2号(亦称“青不老”),从这些名字也可看出它对肉质色泽的要求。

当地人统称“苔菜”,给肉质茎叫“苔子”,这显然是不对的。“苔”指青苔、苔藓类植物。写作“薹”也不对。“薹”指大蒜、韭菜、油菜等中央部分长出的细长的茎,也就是花梃,顶上开花结实,嫩的时候可以当蔬菜吃,如蒜薹、韭菜薹。植物的肉质茎是不能称为“薹”的。但当地人都这么叫,也只能将错就错了。贡菜的商品名称叫“薹干”,是将“薹菜”的肉质茎用刀划成直径0.8—1.2厘米的细长条状,经晾晒、脱水而呈绿色或淡绿色的干制品。当鲜薹菜的植株顶端花蕾初现时(俗称“露顶盘”),即可开始采收。采收过早会影响产量;过晚易形成空心,粗纤维增加,影响品质。

采收之后要去叶,削皮,切条,晾晒,分级,扎把,然后才可售卖。合格的薹菜以茎粗2厘米左右为宜,削去皮后茎粗1.5厘米左右,加工时以三刀剺(lí)成四瓣正好。晒出的薹干以青绿细长、条状均匀、肉质肥厚、组织致密、质地柔韧为上品。

食用时薹干经水浸泡,变得鲜嫩翠绿,响脆爽口,味甘鲜美,清新素雅,可焯水后拌食,也可炒食、腌渍、蜜制,并且是一种上好的火锅食材,是纯天然的绿色高档脱水蔬菜。

前不久,麦当劳还把贡菜搬进早餐饼里,推出新品“嘎嘣脆贡菜卷”,让吃货们惊艳不已。

薹菜种植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从收获到晾晒成薹干,集中加工时间短,仅十天左右,适合小农户生产,不适合大规模种植加工。其削皮、切条环节也需要技术熟练者才能胜任,不然削厚了,浪费苔干;削薄了留筋,吃起来就不脆了。

切条也要一刀成,切断了会影响价格。好在一年可以两收两种(有的地方中间还可以插一茬西瓜或玉米),分为春薹干和秋薹干(春薹干肯定品质更好一些),收入还是可以的。不过薹菜性喜冷凉、不耐高温,喜欢砂壤土和光照充足的气候条件,对生长环境要求较高,大面积推广有困难。

近年来,云南楚雄等地从江淮地区引进薹干生产,既满足了市场供应,又给当地农民带来增收,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部分图片引自网络,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