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文创不仅是展示中国形象的一张名片,也是大城市和新兴城市在“拼经济”中竞争的主要领域之一。
《哪吒2》票房火爆电影《哪吒2》真是火得一塌糊涂。到2月10日晚上7点,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的票房(包括点映和预售)已经超过了84亿,成功跻身亚洲电影票房冠军,还冲进了全球电影票房榜的前30名。据灯塔专业版的AI预测,这部电影的最终票房可能会达到110.04亿。
《哪吒2》引发老家争议与制作背景《哪吒2》上映后引发了一股热潮,各大城市的媒体都沸腾了。天津河西区、安徽固镇、四川宜宾、河南南阳、四川江油等地的媒体纷纷加入了一场舆论大战,都在争着说自己才是哪吒的老家,并拿出各种证据来证明自己的说法。安徽的网友们声称,哪吒很可能是在安徽固镇“闹海”的,当地有很多以哪吒为主题的雕像和壁画;宜宾的说法就有点离谱了,他们说南广河和长江交汇处的那个龙脊石,其实是龙王三太子被哪吒打死后的尸骨变的。除了电影里的人物和剧情外,电影背后的制作团队也引起了大家的关注。成都、南京、深圳、杭州、北京等大城市也纷纷站出来证明自己的贡献。成都自然不用多说,电影的主创团队——包括导演、编剧和配音演员——都是来自成都。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哪吒2》可以说是“100%成都制造”。但最终的结果还是在北京落地,毕竟《哪吒2》项目中获利最多的,是它的主要投资方——北京的光线传媒。根据公开资料,《哪吒2》一共有五家出品方,分别是成都可可豆动画影视有限公司、北京光线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光线影业有限公司、成都自在境界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以及北京彩条屋科技有限公司。其中,彩条屋的法定代表人是光线传媒的董事长王长田,所以这五家公司里有三家属于“光线系”。《哪吒2》出品方及投资比例另外还有两家公司,可可豆和自在境界,都是导演饺子(杨宇)持股的。他在成都可可豆动画持有56%的股份,在成都自在境界文化传媒则持有51%的股份。《哪吒2》没有其他联合出品方。光线传媒在《哪吒2》的投资大概占60%,而饺子那两家公司加起来占40%左右。有媒体算过,如果《哪吒2》票房达到95亿,光线传媒大概能分到20亿的利润。而且,《哪吒2》上映后,股民也跟着给光线传媒送钱。光线传媒的股价从9.53元涨到了16.75元,总市值增加了两百多亿。
《哪吒2》背后的“城市竞争”南京、深圳、杭州、宁波等地的一些公司也参与了《哪吒2》的制作,所以当地媒体纷纷发文报道。比如,有文章标题是《“哪吒闹海”一飞冲天,深圳特效再次封神!》,还有《杭州这些企业用四个月时间,给《哪吒2》贡献了四分钟的画面》,以及《起猛了!哪吒、申公豹……现身宁波》等等。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哪吒2》引发了一轮新的“城市竞争”。这部电影的成功,并不是某个城市单打独斗的结果。它是集结了4000多名人才,历时五年,花费5亿人民币精心打造的“影视工业品”。在接受采访时,导演饺子曾表示:“人类的天才是一批一批涌现的,如果只有一个,可能很难撑起一片天。但这次这么多人才同时进步,感觉真的很热闹。”电影片尾字幕列出了135家幕后公司的名字。根据工商注册信息,这些公司主要来自北京、成都、上海、苏州、深圳、杭州、武汉和南京等大城市。
中国数字文创产业的成功《哪吒》《哪吒2》《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白蛇:缘起》《流浪地球》《流浪地球2》,还有《王者荣耀》《原神》《黑神话:悟空》《阴阳师》这些游戏,都是数字科技和人文思想结合的成果,展现了中国数字文创产业的成功。数字文创不仅是展示中国形象的一张名片,也是各大城市在“拼经济”中的重要战场。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成都、重庆、南京、武汉、西安等城市都在积极制定数字经济发展计划,努力营造有利于文创产业发展的环境。《哪吒》系列电影能在成都诞生,绝不是巧合。导演饺子曾经说过,成都是一个包容性强的城市,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这为他的创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而且,政府打造的完善产业生态也为技术实现提供了支持。饺子刚开始在成都创业的时候,得到了成都数字新媒体创新孵化基地的很多帮助,从政策咨询到房租减免,再到培训交流、业务对接、项目申报等等,成都政府几乎提供了一条龙服务。除了《哪吒》系列电影之外,成都的数字科技企业还推出了《王者荣耀》《十万个冷笑话》《那年那兔那些事儿》等一系列热门IP。成都文创产业快速发展在这些大热IP的带动下,成都的数字文创产业发展得特别快。2023年,成都文创产业的增加值第一次超过了2500亿,比去年增长了13.9%,占了全市GDP的11.65%。
北上广深杭:数字文创产业大佬哪吒和敖丙的巨型海报亮相成都双子塔啦!这事儿在成都挺火的。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这些城市,都是中国数字文创产业的大佬。北京文化资源丰富,科技也发达,数字化赋能文化产业做得特别好。“数字故宫”、“云游长城”这些项目都很有名。据统计,2024年上半年,北京的文化企业总收入达到了10434.8亿元,增长了7.9%。上海在数字文化产业各方面都领先,比如游戏产业,收入占全国的三分之一;电竞赛事收入更是占到国内市场的近一半。为了推动相关产业发展,上海还建了个全国领先的数字文创智算中心。广州的数字文化也不容小看。截至2023年2月,广州有两千九百多家数字音乐及相关企业,总产值占全国的四分之一。在VR领域,截至2023年8月,广州的VR游艺设备已经占到了全球市场的20%。虽然深圳年轻,但数字文创氛围很浓,出了不少领头羊企业,比如腾讯、吉比特、华强方特等。还有《熊出没》《黑神话:悟空》这样的经典IP。杭州是“数字经济第一城”,也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在数字文创方面也很厉害。杭州市文广旅游局说,2023年全市的数字文旅五大产业总收入大约是8600亿元。
数字长卷与文创产业发展在杭州西湖区举办的文创大会上,大家讨论了数字长卷这个话题。这些城市的领导希望能通过展示文创成果,吸引年轻人的目光,把外面的资金和人才引进来。毕竟,不管哪个行业,人才聚集都是关键。数字文创产业也不例外。自从《哪吒2》大火之后,成都在数字文创圈里成了一个热点。很多喜欢做游戏、影视和文化IP的年轻人,开始考虑往西部迁移。对于这些城市来说,发展数字文创产业,打造出爆款作品,是赢得“抢人大战”的方法之一。不过,对于三、四线城市来说,借用像《哪吒2》这样的热门IP来吸引人才,就显得有点不一样了。高线城市抢的是数字文化方面的人才和常住人口,而低线城市争夺的则是文创粉丝和流动人口。比如,《黑神话悟空》这款游戏大火时,山西隰县、四川资阳、安徽潜山等地因为是游戏的取景地,旅游业也跟着火爆起来。
电影带动旅游热潮国庆假期,因为“悟空”这部电影火了,山西旅游简直火得一塌糊涂。大概有3650万游客去了山西,比去年多了快一倍;他们花的钱也多了,总共花了226.87亿,比去年翻了一番。其中,隰县的小西天景区人气爆棚,游客多到都超载了。那边还出现了“副县长现场唱歌”、“文旅局长扮演唐僧迎客”这样的趣事。过了半年,同样的热闹又来了。跟哪吒故事有点关系的地方,比如四川宜宾、天津河西和四川江油,都沾上了《哪吒2》的光。根据同程旅行的数据,宜宾市翠屏区因为有哪吒行宫、哪吒文化体验馆和哪吒欢乐世界这些景点,酒店预订量增加了超过34%。天津河西区(有哪吒小镇景区)的酒店预订量,比去年这个时候多了60%。哪吒学艺的地方——江油乾元山,最近游客量猛增,成了春节的热门打卡地。河南南阳(有哪吒庙景区)的酒店预订量,2月份的第一周比上个月翻了一倍。现在才刚开始,随着《哪吒2》越来越火,这些地方对清明节和五一假期的游客量充满期待,希望能再创佳绩。
小城市借力文化IP促旅游《哪吒之魔童闹海》这部动画片热度不减,持续火爆。利用文化IP来推动旅游业发展,已经成为中国各城市,特别是小城市的主流做法。文化遗址、历史建筑、宗教场所、民俗文化、名人故居和革命故事等资源,都能成为当地旅游业的亮点。即使是像哪吒这样的虚构角色,也要在现实中找个家,吸引游客前来。最近几年,文化旅游产业成了不少小城市的“救命稻草”。过去依赖房地产和大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小城市,急需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在房地产方面,小城市短期内看不到复苏的迹象。据中指数据,今年1月份,三四线城市的房价仍在下降,新房价格同比下降了0.14%。而在大型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许多小城市还在节衣缩食,不可能像以前那样大规模拆建。其次,从市场需求来看,人们去小城市旅游正好符合当前的消费心理,既追求性价比,又希望能有独特的体验。再者,在曝光度方面,微信视频号、抖音、快手、小红书和B站等平台都调整了推荐算法,给“小城旅游”的内容分配更多公共流量,从而捧红了一个又一个“网红城市”。文化IP和城市资源是相辅相成的。在这个注意力稀缺的时代,每个城市都非常重视形象宣传,都想通过爆款IP来进行城市营销。
热门IP与城市互哺成都市民纷纷去打卡哪吒电影雕像。热门IP不仅能给小城市带来大量游客,带动当地旅游经济;还能给大城市里的文创企业提供很好的宣传机会,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和一流企业加入。一般来说,人均GDP越高、受教育程度越高的地方,文化IP的影响就越大。现在人们越来越注重情感体验,很多人可能会因为一个热门IP而爱上一座城市。反过来,热门IP也需要城市的支持和培养。比如,没有四川话、四川火锅、三星堆文物这些本地元素,《哪吒2》的魅力肯定会减弱;如果没有上海市政府对动漫产业的支持,也就不会有米哈游公司和他们的《原神》游戏。所以说,城市培育了IP,而IP又反过来推动了城市的发展,这就是一种相互成就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