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越过越顺,从戒掉这3种思维开始

儒释道国学 2024-06-23 00:26:04

《无常经》有言:“境由心生,命由己造。”

宇宙万物,生灵无数,形态各异,各有千秋。

生活中,人的选择都是不同的,而决定这些选择的,是自己的思维模式。

你的思维不仅塑造了看待世界的方式,同时也在默默影响你的命运。

戒掉以下几种思维,才能让人生越走越顺。

习惯逃避问题,自欺

你了解所谓的“鸵鸟效应”吗?

当鸵鸟感知到威胁时,它倾向于将头埋入沙土中,自欺欺人地认为这样就能躲避危险。

然而,它那显眼的尾巴却依然暴露在外,更加吸引了注意。

在现实生活中,也有不少人采取了类似的行为。

面对问题,他们本能地选择回避或否认,不愿正视现实问题。

这种做法虽能带来短暂的心理安慰,但问题本身并不会消失。

正如“掩耳盗铃”这个成语,一个小偷想偷钟,把弄出声别人听到,便捂住自己的耳朵。

结果钟声响,小偷被抓。

越逃避,越不解决问题,你就会越成为问题。

诸葛亮面对强大的魏国,他未曾选择逃避。

在著名的赤壁之战前,他只身过江,联合东吴,用联姻和智辩说服孙权共同抗曹。

后来蜀汉建立后,面对国力薄弱、外患不断的困境,他六出祁山,北伐中原。

在与司马懿的对峙中,他巧施空城计,以琴音退敌,化解了危机。

正如孔子所说:“过而不改,是谓过也。”

诚然,逃避是人类的本能反应,但迎难而上方能真正解决问题。

行于世间,成功之路往往充斥荆棘。

与其做个逃兵,不如勇敢与你的命运一战。

古语所云:“山不转水转”。

面对生活中的难关,遇山开路,遇水架桥。

只有这样,你才能逐一克服人生道路上那些看似棘手的难题。

沉溺妒忌心理,自毁

《东邪西毒》里有句台词:“任何人都可以变得狠毒,只要你尝试过什么叫做嫉妒。”

人心深处藏匿着诸多阴暗,其中最为致命的便是嫉妒。

有些人无法真心祝福身边之人获得成功,总怀疑他人使用了不正当的手段。

面对杰出者心怀鄙视,同时编造借口掩饰自身不足。

殊不知,这种狭隘的思维正将你束缚于一隅之地。

很久以前,有一个农夫,他拥有一只羊和一头驴。

因为农夫给驴的饲料比它多,羊眼红驴的待遇,心生不满,决定想一个方法来陷害驴。

羊对驴说:“你看看,主人对你多苛刻啊,天天让你做那么多重活,你难道不累吗?”

驴信以为真,以为羊是真心为他好,便询问:“那我该怎么办呢?”

羊回答说:“你可以假装发疯,跳进沟里,这样你以后就可以休息了。”

驴听从了羊的建议,假装发疯跳进了沟里,结果受了伤。

农夫发现后,找来了一位兽医。

兽医告诉农夫,“要用山羊的肺,敷在驴子的伤处,才能治好。”

农夫听从了兽医的建议,宰杀了羊,取了它的肺,治好了驴的伤。

羊因为嫉妒驴而心生恶意,企图挑拨离间,结果不仅没有害到驴,反而自己遭受了不幸,这是嫉妒他人的下场。

周瑜,才智过人,却对诸葛亮心生妒忌。

赤壁之战后,周瑜屡设陷阱,欲压诸葛亮一头,却反受其制。

嫉妒如毒,噬其心志,令他夜不能寐,终日忧心忡忡。

后来周瑜于病榻之上,还留下了“既生瑜,何生亮!”的感叹。

后人哀之“妒火自焚”,其嫉妒心理也被认为是导致早逝的原因之一。

林清玄在《送一轮明月给他》中曾写到:“我们时时保有善良、宽容、明朗的心性,不要说送一轮明月,同时送出许多明月都是可能的。”

因为明月不是相送,而是一种相映,能映照出互相的光明。

人和人之间,彼此成就,远比互相争斗更有意义。

善待他人,铺就己路;嫉妒他人,自掘陷阱。

助人者,人恒助之;踩人者,人必踩之。

生活中与朋友真诚相待,不去攀比,方能关系长存。

执着经验主义,自困

美国密执安大学的教授曾进行过一项实验:

将蜜蜂与苍蝇分别放入倒置的玻璃瓶中,瓶底都朝向窗户,观察它们逃跑的方式。

实验发现,蜜蜂凭借自己的经验,坚持朝光亮的瓶底飞去,结果力竭而亡;苍蝇没有经验选择四处乱撞,最终误打误撞,从另一端的瓶口逃出。

这就是著名的“蜜蜂效应”:你引以为傲的经验,也许就是伤害你的罪魁祸首。

古代沧州曾有位隐士,叫刘羽冲,他性情孤僻,沉迷于古籍,对传统文化推崇备至,却不懂得灵活运用,适应现实。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得到一本兵书,深入研究后,自信满满地声称能指挥十万大军。

当时正值盗匪横行,他便自行组织乡兵,与匪徒对抗,结果惨败,差点成了俘虏。

他又获得了一本关于水利的古书,苦读一年,自诩能将荒地变为良田,还绘制了详细的图纸,向州官游说。

州官出于好奇,便让他在一个村庄进行试验。

不料,沟渠刚挖好,一场洪水便汹涌而至,顺着新挖的水道涌入村庄,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从此,他便常常在自家庭院里徘徊,反复自问:"难道古人的话不可信?"

他日复一日地念叨着这句话,最终在无尽的忧虑和绝望中离世。

俗话说:“经验是负债,学习是资产。”

一个人不能只会在原地打转,还要懂得往宽处拓,向未来看。

当过去的经验,不能持续为你带来价值,反成为阻碍时,就要尽早放下。

只有走出“路径依赖”,方能拓宽视野,享受当下。

“思路决定出路,格局决定结局”。

当我们挣脱弱者思维的桎梏,方可发现:

面对现实,方有逆境翻盘,迎来春暖花开;

放弃攀比,方能轻松迈步,走向光明坦途;

放下过往,才能开拓新径,遇见繁花似锦。

余生路漫漫,愿你我都能摒弃这3种思维,一路高歌猛进,与命运和谐共处。

6 阅读:250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