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我刷到这样一个微头条。
发布者寥寥几个字:“我打算背这篇文章”,然后配了一张图片,居然产生了64万的曝光量,1700个赞!
做自媒体的朋友都清楚,一张图给64万流量,那绝非等闲。
我很好奇,什么神仙图这么牛?
这篇文字叫作《寒窑赋》,我略略一看,感觉文笔比较浅陋,作者却署名宋代吕蒙正。
寒窑赋?这个词就在我脑子里盘旋,似乎在哪里听过。
三秒后,我想起来,我熟悉的是著名的戏曲《寒窑记》。元代王实甫,就是西厢记的作者,他还写过一部杂剧《吕蒙正风雪寒窑记》。
寒窑赋的作者——吕蒙正是什么人?吕蒙正,河南洛阳人,是北宋名相,和三国演义那个吕蒙没有关系。
元杂剧《吕蒙正风雪寒窑记》提到:吕蒙正被洛阳土豪刘太公女儿看中,脑袋上中了绣球,然后刘小姐就着魔一样抛弃亲人嫁给他,俩人在洛阳郊区寒窑破洞里过着贫苦生活。白马寺方丈嫌弃他,拒绝施舍粥饭,岳父还特意上门把他家锅砸了,他一怒之下赶考去了。
按戏曲剧情套路,他果然咸鱼翻身中举做官,最终却发现,一切都是他岳父苦心布的局。后来又有人将之改编成《彩楼记》,剧情框架类似,只不过刘太公“升级”成了宰相,绣球也多了些竞争者。
剧情虽然有点意思,但戏曲毕竟是戏曲,仅供一笑。
历史上的吕蒙正,33岁做了状元,三登相位,素有贤名。《宋史》说早年他的父母感情不好,闹分居,他跟着母亲出走,“颇沦踬窘乏”,意思是生活贫苦困顿,这倒是不假,但住窑洞、遇到刘家小姐的奇缘就纯属后人渲染想象了。
所以,吕蒙正的人生本来看起来并不特别,是后人赋予了他传奇色彩。
既然寒窑记是后人杜撰,那么寒窑赋呢?是出自吕蒙正手笔吗?
答案就藏在字里行间。
寒窑赋的文笔水平如何?寒窑赋的文笔,有的人说平仄不通,读着顿塞,有的人却说读来朗朗上口,荡气回肠,非常过瘾,好坏仁者见仁。
但是,这绝对不是一篇赋,赋分五类,无韵不成赋。这篇文章从头到尾都没有押韵,试问三朝宰相,状元及第的吕蒙正,在取名的时候会犯这种低级错误吗?
寒窑赋存在常识性错误寒窑赋又名《劝世章》,是为了让世人顺天应命,不要为现实困苦而焦虑,因为富贵成败都是注定的,你急也白急。为了这个主题,作者就举了很多例子。
马有千里之程,无骑不能自往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蜈蚣百足,行不及蛇;雄鸡两翼,飞不过鸦。马有千里之程,无骑不能自往;人有冲天之志,非运不能自通。
开篇就是名句“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直接点明主题。而后拿蜈蚣、公鸡等几种动物类比,意思是:要成事,运气很重要。
作者援引这些动物案例,有意无意模仿了荀子《劝学》的句式:“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雄鸡两翼,飞不过鸦
只是读到“雄鸡两翼,飞不过鸦”总是令我哑然失笑,这是出自村童、村夫子?还是状元郎?。
盖闻:人生在世,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文章盖世,孔子厄于陈邦;武略超群,太公钓于渭水。颜渊命短,殊非凶恶之徒;盗跖年长,岂是善良之辈。尧帝明圣,却生不肖之儿;瞽叟愚顽,反生大孝之子。
张良原是布衣,萧何曾为县吏。晏子身无五尺,封作齐国宰相;孔明卧居草庐,能作蜀汉军师。楚霸虽雄,败于乌江自刎;汉王虽弱,竟有万里江山。李广有射虎之威,到老无封;冯唐有乘龙之才,一生不遇。韩信未遇之时,无一日三餐,及至遇行,腰悬三尺玉印,一旦时衰,死于阴人之手。
第二段,“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那句,直接从《孟子》抄来。有名句引领,引人入胜,然后就洋洋洒洒放了一些古代名人的例子,可谓是论据详实,气势磅礴。
汉王虽弱,竟有万里江山
刘邦、项羽、孔子、姜太公等等,名气都很大,无一例外的是,他们的人生有起落,运势要么从高到底,要么从低到高。这种起落不是你能左右的,把心放平就是了。
你看,那些牛人都会败亡,你的本质再好,再有本事,也敌不过命运下滑。反之,那些有先天缺陷、一时困顿的人,运气一旦好起来,也有咸鱼翻身的一天。在命运之手面前,人的努力、才能、品德,都显得微弱无力。
这些道理听着倒是挺让人舒心的。
只是这些案例中,错误不少,可以当笑话看。比如:
1.孔明能做蜀汉军师。历史上诸葛亮没有做过“军师”,即使是三国演义中也是在蜀汉建国前刘备喊他军师。
2.晏子身无五尺。作者搞不清楚晏子的身高。史记明确指出他“长不满六尺”,硬说他不满五尺,这是要被晏子打的。
3.李广有射虎之威,到老无封;冯唐有乘龙之才,一生不遇。显然作者看过《滕王阁序》“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做了扩句法。
如细究起来,韩信是否有三尺玉印、孔子是否“文章”盖世,都有些不严谨之处。这么多常识问题,看来“吕蒙正”真是浪得虚名。
有先贫而后富,有老壮而少衰。满腹文章,白发竟然不中;才疏学浅,少年及第登科。深院宫娥,运退反为妓妾;风流妓女,时来配作夫人。青春美女,却招愚蠢之夫;俊秀郎君,反配粗丑之妇。
蛟龙未遇,潜水于鱼鳖之间;君子失时,拱手于小人之下。衣服虽破,常存仪礼之容;面带忧愁,每抱怀安之量。时遭不遇,只宜安贫守份;心若不欺,必然扬眉吐气。
作者刚刚点对点抓取了不少名人,顺手又切换到了宏观频道上,第一句,有钱没钱,有病没病,全看命运。而小人得志,努力成空,山鸡配凤凰,鲜花插牛粪,这些事都是身边常见的。
所以你这个君子,这条蛟龙,既然目前状态不好,不如安贫守份,只要心态好,以后大有可能扬眉吐气呢。
天不得时,日月无光;地不得时,草木不生;水不得时,风浪不平;人不得时,利运不通。注福注禄,命里已安排定,富贵谁不欲?人若不依根基八字,岂能为卿为相?
这里还是在说人和自然都要得其时,据目前主流说法,《寒窑赋》是吕蒙正用来劝谏太子,这个主旨就不对劲,太子还要求富贵?这文章的目标客户明明是广大贫苦百姓。
宋真宗
吾昔寓居洛阳,朝求僧餐,暮宿破窖,思衣不可遮其体,思食不可济其饥……今居朝堂,官至极品,位置三公,身虽鞠躬于一人之下,而列职于千万人之上,有挞百僚之杖,有斩鄙吝之剑,思衣而有罗锦千箱,思食而有珍馐百味,出则壮士执鞭,入则佳人捧觞,上人宠,下人拥。人道我贵,非我之能也,此乃时也、运也、命也。
“吕蒙正”拿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曾经穷苦书生,现在万人敬仰,这都是我运气好啊。语句没毛病,很通顺流畅,只是上一节我已论证过,吕蒙正没有住过破窑,所以这段显然也是从戏曲中看来的经历。
嗟呼!人生在世,富贵不可尽用,贫贱不可自欺,听由天地循环,周而复始焉。
结语看着玄妙,也是从《东岳大帝回生宝训》抄来的,原文是“凡人有势不可使尽,有福不可享尽,贫穷不可欺尽。此三者,乃天运循环,周而复始。”
东岳大帝
总体来看,这就是一篇七拼八凑的民间鸡汤文,旨在劝人顺天应命,平心静气。
从写作动机和写作水平来说,都指明了《寒窑赋》绝非吕蒙正所作。
寒窑赋的真实作者是谁?什么时候写的?既然吕蒙正是被托名的,那么谁才是真正的作者呢?
鉴于本文错漏问题较多,引用大量的戏曲典故当史实,夹杂大量俚语,俗语,读来非常接地气,饱含劝世说教意图。我推测是由民间算命先生、说唱艺人所作。
由于寒窑赋未见官方典籍,反在民间大肆传播,所以他的名字和版本也多得很:破窑赋、寒窑赋、劝世章等。
实际创作时间应该是在明清两代,清末休宁徽商《路程图记》已抄录此文,不可能是近代人所作。
王振忠《清代徽商与长江中下游的城镇及贸易》
寒窑赋的现实意义吕蒙正流传下来的文章诗词寥寥无几,助他成名的却是这篇假冒的《寒窑赋》,不知他知道后是什么表情。
《寒窑赋》和《钱本草》、《诫子书》、《驭人经》,合称四大千古奇文,在民间早已广为流传。今天你在各大自媒体平台随便搜,都是成千上万。
原本这种文化还植根在民间,不至于在网络泛滥。寒窑赋能有今天,可得感谢郭德纲,在2009年《窦天宝传奇》里和2010年的《十年》专场演出上,郭德纲都背诵了寒窑赋,他这样的传统曲艺大咖,对寒窑赋推广有巨大贡献。
打开抖音,某些自媒体拿央视美女主持人龙洋的身影来混淆视听,仿佛这是出自龙洋之口,点赞量非常理想。另有不少人虔诚认真拿毛笔抄写寒窑赋。
民间对这篇文章的崇拜,远比我想象要更广泛,更深刻。
我说下自己的观点:寒窑赋创作来自于民间,而适用于民间,只不过借了精英之名而已。虽然有人嫌弃文笔很差,有人痛骂宿命论思想糟粕,我觉得大可不必批判,几百年来,寒窑赋有着久盛不衰的生命力,甚至成了私塾课程,治疗了不少人的心灵。
人生不如意的事太多,而社会上绝大多数还都是普普通通的人,拿着较少的社会财富,操不完的心,遭遇着无限的苦难,大家都需要《寒窑赋》的慰藉。
年轻人都争强斗胜,觉得自己热力无限,以为世界只要争取都可以抓在手里。
而人到一定年纪,经历过许多阅历,会越来越懂《寒窑赋》的题中之真意,那种面对命运的无可奈何,需要一个地方去消解。
(完)
我是江户小歪,码字不易,如您喜欢本文,请不吝关注与点赞,谢谢。
参考文章:
1.《宋史》卷二百六十五
2.知乎答主禄枣福梨、卢生:《破窑赋》真伪,有三篇,其中哪篇是吕蒙正所作?
3.由《寒窑赋》说赋——李新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