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是通房丫头出身的妾,她居然在丈夫和正室的饭桌前站了24年,直到儿子金榜题名才

康康评历史 2023-12-12 13:24:32

因为是通房丫头出身的妾,她居然在丈夫和正室的饭桌前站了24年,直到儿子金榜题名才有了座位。这个真实的历史故事发生在晚清,主角是民国国民党的元老谭延闿。 1880年,通房丫头出身的李夫人,也就是封疆大吏谭钟麟的夫人生下了一个男孩,这个男孩出生时,他的父亲正在做梦,居然梦到了晚清大臣何凌汉来拜会他。谭钟麟由此断定,这个孩子是探花投胎来的。 可谭老爷如此认为,谭家上上下下却并不这么认为,毕竟,这孩子的母亲仅仅是个出身低贱的通房丫头,这样的女人,能生出探花来吗,按照正常逻辑,当然是不可能的。 儿子谭延闿出生以后,李夫人并没有母凭子贵,她依旧和平常一样,每到饭点就恭恭敬敬地站着伺候丈夫和正室吃饭,直到所有人都吃好了,她才能退下去杂厅用餐。 生下谭延闿后,李夫人又接连生了两个儿子,可她的地位依旧没有提升,她每天都被人呼来喝去,连谭家的下人也瞧不起她,妾室颜夫人更是经常被她颐指气使。而丈夫谭老爷对她,也从不拿正眼瞧,对她的态度始终不如对其他的妻妾。 李夫人心里憋屈,明明自己长得不差,明明是老爷的妾,怎么自己在谭家的处境比下人都不如呢?更让她难受的是,因为自己的缘故,儿子谭延闿等三兄弟,在谭家也是受尽了屈辱。家里的人都称呼谭延闿为“小老三”,意思是他是不受待见的小老婆生下的儿子。 李夫人和谭延闿心里都憋着一口气,他们都想打翻身仗,李夫人想明白了,要让自己和儿子在谭家得到尊重,只有一条路,就是发奋读书,考取功名。想明白了以后,李夫人便对儿子说: “你一定要发奋读书,我这辈子能不能有指望,就全看你了。” 谭延闿是个孝顺孩子,当他知道只有发奋,才能让母亲不像保姆一样每次伺候全家吃饭,也能让别人不再叫自己小老三时,他学习更加刻苦了。 谭延闿5岁入私塾,11岁开始学习八股文,他13岁就一举考中秀才。古代考中秀才的平均年龄是24岁,对比之下,谭延闿就是妥妥的神童啊。 谭延闿成为神童后,李夫人的日子却并没有好过太多,下人们依旧奚落她,但好在这时候谭老爷对她的态度有点改观了,开始拿正眼看她了。见父亲对母亲态度改观,谭延闿也更加努力了。 1904年,24岁的谭延闿参加清末最后一次科举试,中第一名贡士,也就是中了会元,他这一考,竟然就此填补了湖南在清代二百余年无会元的空白。 而在当年4月的殿试中,谭延闿更是位列二等第三十五名,被赐进士出身。 消息传回谭家以后,谭家上下欢欣鼓舞,李夫人更是差点激动地落了泪。当天用餐时,李夫人照旧站在一旁准备伺候一家子吃饭,可李夫人刚刚准备给大家添饭,谭老爷竟大声道:“你以后就坐下来跟我们一起吃饭吧!” 听到这话后,李夫人感觉自己差点要晕过去了,要知道,到儿子被赐进士出身这天,她已经在饭桌旁站了整整24年了,也在杂厅吃了24年饭了。 谁能想到,那一天竟是李夫人第一次和丈夫以及丈夫的正室一起坐着吃饭。那顿饭什么味道,估计她是完全没尝出来。 谭延闿再回到家,见到母亲已经和父亲同坐一桌吃饭后,他心里比什么都高兴。之后,在谭家掌握了绝对地位的谭延闿一直处处护着母亲,而谭老爷对李夫人态度也明显好转。 也是在谭延闿的照顾下,李夫人度过了安详的晚年,儿媳因心疼她受尽了不公待遇,对她一直极其孝顺恭敬。 李夫人去世下葬时,她的灵柩本不能走正门,毕竟她是通房丫头出身,且一直是妾室。谭延闿为了让委屈了一辈子的母亲的灵柩能走正门,竟在族人反对时,毅然趴在棺材上命杠夫起灵,并大喊“我谭延闿已死,抬我出殡”。 可以说,李夫人最后当真是得了善终了,他的善终,全靠出色且孝顺的儿子,有子如此,夫复何求!!!图为谭延闿

0 阅读:3
康康评历史

康康评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