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河北一男孩高考744分,清华校长激动地登门拜访,无奈看到男孩后,却愣愣地说了三个字,他说了什么? 在中国的教育历程中,高考被视为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关键一跃。2017年,一个来自河北沧州的故事,成为了全国瞩目的焦点。 这一年,一个名叫庞众望的男孩以744分的高分震惊了整个国家,尤其是清华大学的校长邱勇。这个分数不仅远超当年清华在河北的理科录取分数线666分。 庞众望的家庭背景极为贫寒,这一点在清华大学校长和老师们登门拜访时得到了深刻的体现。 车子停在了一所破旧房屋前,校长和随行的老师们走出车辆,走向这所简陋的住所,校长走进房子中,不由说出了三个字:“太穷了”。 庞众望,这个名字在那一刻,与他们心中预想的学霸形象产生了强烈的对比。一个清瘦的男孩开门迎接,他那聪慧的眼神和书卷气十足的气质,似乎在诉说着不为人知的艰辛。 对于庞众望的成绩,人们自然好奇其背后的故事。这个故事要从他的母亲庞志芹讲起。庞志芹的生命充满了坎坷和挑战。 先是脊柱侧弯,后因膝盖组织坏死不得不截肢。在经历了深深的绝望后,她选择了与一位患有间歇性精神病的男子结婚,生活靠着捡废品为生。 庞志芹与家人的生活并未因此放弃对未来的希望。在儿子庞众望出生后,全家人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他身上。 庞众望的成长之路充满了艰辛。尽管家境贫寒,但他从未放弃学习。早年间,他的学习条件极其艰苦,却依然能够在学业上取得骄人的成绩,这一切都离不开庞志芹对他的坚定信念和支持。更令人动容的是,庞众望自小就学会了承担家庭责任,不仅要照顾生病的父母,还要帮助家里收集废品。 高考前夕的月光如银,照亮了庞众望家破旧的窗户。在这样的夜晚,村里的其他家庭都已沉寂在梦乡中,唯有庞家的灯光依然明亮,静静地诉说着即将到来的挑战。庞众望,一个贫穷家庭的孩子,正坐在房间的桌前,面前堆满了书本和试卷。这一刻,他的心中充满了决心和希望,因为他知道,这次高考是他改变命运的关键一战。 自从得知清华大学为贫困学生提供了自强计划的消息后,庞众望的心中就燃起了一股前所未有的力量。他深知,这不仅仅是一个考试的机会,更是一次向命运挑战的机会。他必须要把握住这次机会,为自己,也为了那个一直在艰难环境中坚持不懈的家庭。他报名参加了自强计划的选拔,经过笔试和面试的层层筛选,最终获得了参加加分的资格。这对庞众望来说,是一个巨大的鼓舞,也是对他长期努力的一种认可。 然而,面对即将到来的高考,庞众望并没有因为获得加分的资格就感到安心。相反,他更加明白,自己不能仅仅依靠这个优势。他需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争取一个更加光明的未来。于是,在高考的前几个月,庞众望开始了更加严格的复习计划。他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从早到晚沉浸在书海中。他知道,每一分的努力都可能会改变他的命运。 庞众望的房间虽小,但他的梦想无比宏大。房间的墙壁虽然斑驳老旧,但却挂满了他的学习计划和励志标语。在这个小小的空间里,庞众望与时间赛跑,与命运较量。每当夜深人静时,只有庞众望的书声和笔声在空中回响。这些声音,成为了这个破旧家庭中最美妙的旋律。 在紧张的复习过程中,庞众望并没有忘记对家庭的责任。即使是在最为忙碌的时候,他也会抽出时间帮助母亲做家务,照顾生病的父亲。他的母亲庞志芹时常会推着轮椅来到他的房间门口,静静地看着他学习,眼中满是骄傲与期望。在这样的环境中,庞众望更加感受到了来自家庭的支持与爱,这成为了他前进的动力。 随着高考的日子一天天临近,庞众望的复习也进入了白热化阶段。他开始进行模拟考试,每天都在不断地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寻找不足并加以改进。他深知,每一点进步都可能会为高考的成绩带来改变。他不允许自己有任何的懈怠,因为他知道,这次机会对他来说是多么的宝贵。 终于,高考的那天到来了。庞众望站在考场的门前,深吸了一口气,心中充满了坚定和自信。这一刻,他的心中没有恐惧,只有对未来的无限憧憬。他知道,自己已经做了充分的准备,剩下的就是在考场上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当他走进考场,拿起笔开始答题时,他的心中充满了平静。因为他知道,这一刻,他正在为自己的梦想而战。 高考结束后,庞众望回到了家中。他没有立刻去查询成绩,而是先和家人共享了一顿简单却温馨的晚餐。在这个晚上,庞家的笑声和谈话声充满了整个屋子,好像所有的紧张和担忧都已经烟消云散。当庞众望最终按下查询键,看到了自己的分数——744分时,他和家人都激动得流下了眼泪。这个分数,不仅仅是一个数字,更是庞众望多年来努力和坚持的象征。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