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2年,曾国藩病逝,曾家上下全都陷入悲痛中,突然间管家来报:左宗棠大人的挽联到了。这下可把曾家人吓死了,还真是怕什么来什么……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以免错过精彩内容,还可以留下您的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在晚清时期,那位曾经力挽狂澜、重塑朝纲的英雄曾国藩,因疾病缠身而永远离开了人间。 曾氏一家陷入了巨大的悲伤之中,就像是冬天的树叶一样一片死寂。 但是,就在这样的沉寂中,一封意外的慰问信被送来。 这封信来的名字,令整个曾家意想不到,就是那个他们在战场上交锋过无数次的宿敌左宗棠! 曾国藩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凭借着智慧与坚韧不拔的精神成为清朝不可或缺的人才。 相比之下,左宗棠则以豁达的性格和雷厉风行的行事风格名震天下。 两人的矛盾纠葛,早已经成为那段历史篇章中的重要一笔。 如今,在曾国藩离世的这样一个敏感节点上,左宗棠此举无疑是触动了许多人的神经。 家人小心翼翼地打开了那只精美的雕花木盒,从中取出了一副洁净如雪的挽联。 细看之下,笔墨飞扬之间仿佛风雨交加:“知人之明,谋国之忠,自愧不如元辅;同心若金,攻错岩石,相欺无负平生。” 字句之间,左宗棠不但表示自己在用人上的眼光和忠心方面的欠缺,而且对于曾国藩的忠心也是十分佩服的。 而且还谦逊地自称“晚生”,这份深藏心底的敬意无疑揭示出他对曾国藩的无比怀念之情。 此情此景,使得沉浸在悲痛中的曾家人陷入了沉思。 透过那一纸挽联,他们逐渐领悟到了左宗棠心中的那份矛盾而又真挚的情感。 既是对手间的针锋相对,又是同僚间的相互尊重和认可。 此刻,他们都深刻体会到了左宗棠的复杂情感。 回忆起过去,曾国藩与左宗棠曾在国家危难之际携手合作,共同抵抗太平天国的侵袭。 他们在战场上并肩战斗,共享胜利果实,但也因为权力斗争和个人立场产生了裂痕。 尤其是那次关于南京战役的误会,导致两家的关系跌至冰点。 不过,挽联中的每一句话都在揭示左宗棠内心的转变。 他在悔恨与怀念之间寻找平衡,试图修复那段破裂的关系。 这副挽联不仅是对他人的悼念,也是对自己行为的一种反思和道歉。 它象征着一段纷争时代的结束,以及可能即将到来的和解曙光。 曾家人看着那一纸挽联,心中的疑虑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感动和释怀。 他们明白,那些曾经激烈的对抗只是为了国家的利益和稳定,真正的友情并未因此磨损。 左宗棠的深情表达,如同一道光束穿透阴霾,照亮了曾家人心底深处。 这场戏剧性的转折让人们重新审视曾左二人间的纠葛,认识到历史的真实面貌往往比表面看起来更为深邃。 而这副挽联,就像一座桥梁,连接起了两个伟大灵魂的往昔荣辱,也为后世留下了一段值得回味的故事。 在曾国藩辞别人世后的寂静祠堂中,那份理解和宽恕成为永恒的主题。 信息来源:煤炭资讯网.王长玉:从左宗棠写给曾国藩的一幅挽联说起.2024-03-29. (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1872年,曾国藩病逝,曾家上下全都陷入悲痛中,突然间管家来报:左宗棠大人的挽联
书山墨客
2024-06-06 15:42:23
0
阅读:6434
铁鱼
当时的环境,曾左若被知关系好,可能都得早亡,但国家也会遭秧。曾左是大智慧!
品味人生 回复 06-10 23:21
对头,
清风
左公威武!
用户13xxx98
“相欺无负平生”中的欺是错字,应是“相期无负平生”
用户13xxx98 回复 平凡兔 06-07 19:32
[作揖][作揖]
平凡兔 回复 06-07 19:12
应该你是对的,原句我也觉得别扭。
楚天龙吟
“就是那个他们在战场上交锋过无数次的宿敌左宗棠!”他俩在战场交锋?你让他们交锋看看?[点赞]
zxg2178
岩是错字 岩改成若
泊茗888
别的省份的人是理解不了曾左的大智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