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历史上有没有以少胜多的案例? 俄罗斯在中亚的战争,完全可以打破你对俄军全是“一百块钱好兄弟”的刻板印象: 1864年九月,俄军围攻浩罕汗国的重要军事据点和商业枢纽奇姆肯特,经过四天围攻成功拿下该城。俄军损失2人。 10月,俄军指挥官切尔尼亚夫不顾沙皇禁令,乘胜进攻浩罕第二大城市塔什干。经过几天攻城不下之后决定撤走。该役俄军“损失很大”:阵亡16人,负伤62人。 12月,俄军与带领1.5万人前来反攻的浩罕摄政王阿里木库里在伊坎交手,该役俄军阵亡57人,负伤45人。阿里木库里的1.5万人则因损失惨重而只能退回塔什干。 1865年5月9日,切尔尼亚夫率领1300人,12门炮在塔什干遭遇阿里木库里6000人,40门炮的部队,经过激战,浩罕军阵亡300人,俄军只负伤20人。浩罕汗国摄政阿里木库里伤重不治。 之后俄军成功拿下塔什干,开始对布拉哈汗国和希瓦汗国发动进攻。 1866年5月8日,俄军3600人对阵布哈拉埃米尔穆扎法尔率领的40000大军。俄军完胜,1人阵亡,12人受伤。布哈拉军队阵亡1000人。布哈拉埃米尔的权威一落千丈。 5月20日,俄军开始攻击忽毡,经过8天惨烈的巷战,忽毡宣布投降。守军战死2500人以上,俄军伤亡共计100人。 10月18日,俄军进攻吉扎克要塞,该要塞拥有守军11000人,还拥有几百名从英国人那里学习过的阿富汗炮手。但是俄军攻入要塞之后,守军立刻大乱,俄军无情地进行屠杀。是役,俄军阵亡6人,布哈拉方面阵亡6000人。 之后俄军摧枯拉朽般地将布哈拉汗国残余部队击败,布哈拉沦为俄国的保护国。 1873年,俄军正式进攻希瓦汗国,一路上连像样的抵抗都没有遇到,希瓦汗国的军队不断地投降,希瓦城的守军仅有7000人,希瓦汗穆罕默德拉西姆承认自己是俄皇顺服的臣仆。 之后对土库曼人的征服和镇压浩罕汗国暴动就更是一边倒的战争,比如在镇压浩罕汗国暴动时,俄军仅用15分钟就攻克了喀喇奇库姆要塞,不到一个小时攻克马赫拉姆要塞,战死6人,负伤8人。浩罕军队光留下的尸体就有1100具。 通过对中亚摧枯拉朽式的征服,俄罗斯将中亚收入囊中,并将自己的影响力延续至今。
俄罗斯历史上有没有以少胜多的案例? 俄罗斯在中亚的战争,完全可以打破你对俄军
博览群书名字
2024-10-04 09:17:40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