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原沦陷后,东晋、南宋都可以享国百年之久,为什么南明却短短二十载即告灭亡?

博览群书名字 2024-10-14 08:39:43

在中原沦陷后,东晋、南宋都可以享国百年之久,为什么南明却短短二十载即告灭亡? 说白了就是内斗,涉及从上到下各个层面的内斗。 首先是藩王之间斗,崇祯未能出逃也没能及时把太子送出京,无疑给是后来帝系争夺的根源。东林党抬出一个号称贤明的潞王来和福王争帝位,唐王在福建即位隆武后,同时鲁王在浙东称监国,二者直接对立;续唐王于广州称帝绍武,又直接与瞿式耜拥立的桂王永历开战;还有靖江王、益阳王趁机作乱想过皇帝瘾的。 文臣之间党政斗,并且此时比明末时更进一步。开始是文臣拉拢武将结党斗,不管是文臣还是武将,手握军权后称他们为军阀更恰当,乱世中的军阀无疑以割据一方、扩充实力为首要目的。于是有了江北四镇抢夺定策之功从而要挟朝廷、左良玉扬言清君侧领兵南下,何腾蛟意图割据湖南对隆武置之不理,之后又在与陈有龙、堵胤锡斗时直接从战场上调走忠贞营。永历时吴、楚党争,实际上是本地派陈邦博与反正的李成栋争斗。仅在鲁王系内也有张名振、王朝先的武斗。 农民军出身的和官军系也在斗,出于成见也好利益也罢,堵胤锡与忠贞营撤至广西被李成栋子排挤。实力最为雄厚的孙可望请封亲王时屡屡得不到同意。地方义军也在和官军在斗,鲁王麾下方国安、王之仁接管浙东原有营兵和卫军自称正兵,能获得国家税收做军饷;孙嘉绩等起义军首领部下只能通过劝输取得银米。 即便是农民军出身的西营和顺军之间也在斗,而且动静更大。当小朝廷威信渐无时、越发依赖曾经的流寇时,大西军三位主要人物也在斗。孙可望请逐渐有称帝的欲望和行为,始终打压刘文秀和李定国,关键时刻罢除刘文秀兵权、调李定国往别地,后来三王内讧干脆就此分裂,孙可望投降之后把家底全揭露了。顺军之间也有矛盾,南下后诸将实力改变,又刻意被拉拢分化,袁宗第、刘体纯等地位不如曾经的偏将郝摇旗,谭氏兄弟还叛变俩,夔东军同样得不到西营三王的充分信任,也不可能完全投向西营,只能扼守穷困的山区。 除了混乱的内斗之外,时运似乎一直站在满清这边,就好比明、清、顺、西四家赌博,每一把满清都能开出豹子通吃三家。李自成被打到十几个人时一年后都能重新拉出部队来,偏偏在南下九宫山被一群农民武装打死了;张献忠和陈友谅一样战场上被箭射死。李定国、郑成功这二位擎天巨柱四十病亡。唐王隆武本有光武之志,奈何被郑芝龙操控;鲁王不畏战火亲上前线,奈何地盘太小。别的且不论,就把唐王、鲁王和昏聩享乐的福王、贪生怕死的桂王位置交换下,南明至少能成为南宋吧。

0 阅读:2
博览群书名字

博览群书名字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