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生活打卡季# 端平入洛是不是找死行为? 谈不上找死,在当时来看是很有必

博览群书名字 2024-10-16 11:22:33

#秋日生活打卡季# 端平入洛是不是找死行为? 谈不上找死,在当时来看是很有必要的,可以这么说,端平入洛是政治之战,也是军事之战。它提升了宋理宗的威信,也保证了南宋本土的部分安全,减轻了蒙古人对江南的损害。 首先我们有必要考虑一个问题,端平入洛时期南宋政局是怎么样的?宋理宗又是一个怎样的皇帝? 可以这么说,当时南宋政局已经一团乱麻,宋理宗也是个得位不正的皇帝。当时南宋不但有外部威胁,内部也存在内乱隐患。宋理宗并非宋宁宗亲子,甚至不是原本拥立的太子,他能登位,完全是因为史弥远与原本的太子后来的济王有矛盾,为了保住权位而扶其上位。宋理宗即位后,还有人不服,拥戴济王登基发动兵变,虽然兵变被平定。但南宋国民对宋理宗也是印象极坏,认为他不过是个篡位小人,而且并非先皇亲子,不过是个疏远宗室,根本没有资格登大位。 宋理宗面对这种情况,他要怎么办呢?他选择了北伐灭金 ,通过逼死金哀宗,夺取他的尸体,拿他的头盖骨做漆碗,洗雪靖康之耻。来巩固他的皇位。但是这只是第一步,端平入洛就是第二步,宋理宗要的是收复洛阳,收复开封,如果不能长久占领,哪怕收复一天都可以。他要的是能够祭拜北宋先帝的陵寝,修复损毁的先祖皇陵。这样他就做到了南宋历代皇帝都没有做到的伟业,就成为了宋太祖宋太宗的孝子贤孙,他的威信将得到极大的提升,南宋臣民将不会再质疑他皇位的合法性,只会记得他是一个复仇雪耻,并祭拜过北宋先皇陵寝,告慰过祖灵的皇帝。大家都忘了一个细节,宋理宗明知道战败,仍然要求孟拱派铁骑护卫代表他祭拜祖陵的文臣去北宋皇陵祭扫,可见他真正的目的是什么。 另外,即使南宋不北伐,蒙古就不会侵略南宋吗?一样会,而且蒙古早在金国还在的时候,就屠杀过南宋川陕一线的百姓,并占领关外五州,史称宝庆之变,又称丁亥之变。如果南宋不北伐,蒙古将会经过短暂休整后便血洗襄阳,淮西。南宋如果北伐,哪怕只收复一个州,都可以以此为屏障护卫南宋本土,也可以借此收集中原难民扩充人力。而实际上南宋虽然在端平入洛丢了洛阳,开封,但也收复了不只一个州,南宋版图在北面基本维持住了海州,泗州,唐州,邓州一线。可以这么说,宋理宗虽然没有恢复中原,但通过端平入洛基本上也拿回了绍兴和议时期的南宋版图,要回了赵构割让给金国的那么几个州。 因此我很反感唯结果论,南宋最后的确灭亡了,但这就代表南宋做的一切都是错的吗?如果你们生在宋理宗时代,坐在他的位置上,你也未必做的有他好。其实在南宋的皇帝里,理宗固然有好享乐,晚年又亲近奸臣的缺点,但就事论事,理宗绝不算昏主。理宗至少明白,作为大宋皇帝,他应该复仇雪耻,收复中原,与金人蒙古人战斗。理宗对孟拱虽然有猜忌,但总算是能够始终信任他重用他,而宋仁宗对狄青,宋高宗对岳飞又如何?他得位不正,然而却懂得做他身为徽钦后辈应该做的事情证明自己,把涣散的南宋人心又团结了起来,他固然非蒙古敌手,但也尽他所能,为南宋争取了能够争取的版图。南宋灭亡的锅,怎么也不该他背。高宗错失良机,只保住半壁江山,虎头蛇尾是错。孝宗志大才疏,错用张浚北伐,是错。宁宗认金帝为伯父,赔钱三百万,是错。到了理宗,他怎么办?他已经尽力了,换一个人,面临他那种情况,恐怕别说蒙古人挡不住,自己皇位都不保,被人推翻了。理宗能战胜自己得位不正的困难局面,把涣散的人心团结在他身边,把南宋江山再延续了两代,拖到他侄孙子才灭亡,已经是不寻常了。

0 阅读:1
博览群书名字

博览群书名字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