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生活打卡季# 清朝并非闭关锁国 教科书经常对清朝的闭关锁国横加指责。似乎

博览群书名字 2024-10-19 13:01:42

#秋日生活打卡季# 清朝并非闭关锁国 教科书经常对清朝的闭关锁国横加指责。似乎清代是顽固保守、不思进取的代名词。 其实不然。 清朝自始至终都不是闭关锁国。就连“海关”这个名词都是清朝发明的(康熙年间)。 1685年,康熙二十四年,清朝设立粤海关,从此“海关”取代了古时的“市舶司”。 “关税”正式成为国家税收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海关不同,古代市舶司的职能主要是管控)。 清廷专门设立了四口通商制度,与西方贸易之频繁,史所罕见(厦门设闽海关,宁波设浙海关,上海设江海关,广州设粤海关)。 自康熙到乾隆,清代的关税收入远远超过历代——乾隆年间,每年的海关税收达到创纪录的500多万两,甚至超过明朝政府的年度总收入。 而大名鼎鼎的“广州十三行”,就是乾隆年间,清朝与欧洲国家贸易的窗口。它被称为东亚最大的国际贸易港。 鼎盛时期的“十三行”,欧美各国的商队云集于此,英、法、荷兰、丹麦、瑞典、西班牙、葡萄牙、普鲁士、意大利…… “十三行”将中国的茶叶、丝绸、银器销往欧美,再从西方进口各种工业品和工艺品;十三行的另一面是为清帝引荐欧洲的科学家、医学家。 从康熙到乾隆,清宫中的西方传教士、科学家、画家不下一百多人。 备注:本文照片大多拍摄于“广州十三行博物馆”

0 阅读:1
博览群书名字

博览群书名字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