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炮菱形布局:蒸汽朋克的法式浪漫
自19世纪末开始,法国主力舰的设计始终都在坚持自身特色。在低干舷铁甲舰风生水起的1870至1880年代,法国主力舰可谓是坚定不移地选择了高干舷发展路线。而在主炮布局等方面,也逐渐形成了属于自己的特色。
法国于1879年开工建造的博丹海军上将级铁甲舰,就是这一阶段的早期代表性产物。该舰的主要武器,为三座单装370毫米主炮。
值得一提的是,该舰主炮采用了当时较为罕见的全中线布局,这种在当时看起来显得有些“过于超前”的炮位布置形式,直到超无畏舰时代才得到全面普及。
不过,在博丹海军上将级诞生的年代,这样的火炮布局形式并不会给舰船带来太大优势,更不符合当时盛行的“舰艏对敌”作战思想。
由于采用的是大口径单装主炮,沿中线布置导致该舰艏、艉仅有一门主炮能够发挥作用,这也是法国后续主力舰未再继续采用全中线布局的主要原因之一。
为了顺应当时的战术需要,法国后续主力舰在博丹海军上将级的基础上,对主炮布局形式进行了巧妙的优化,通过横向增加舯部主炮的数量(由一变二),使全舰主炮呈菱形分布。
菱形布局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仅增加了一座(单装)主炮,就使全舰在艏、艉以及左、右两舷共四个方向上,都能确保有三座主炮同时发挥作用。
1882年开工建造的玛索级铁甲舰,就是主炮布局经过优化后的产物。该舰基本可以视为博丹海军上将级的菱形炮位版。这种经典的菱形主炮布局形式,随后也被法国带入到前无畏舰时期。
相较同期的英国前无畏舰,采用菱形主炮布局形式的法国战列舰,在舰艏主炮数量上(3门),反而还要多于前者(仅2门)。而在舷侧火力上(3门),则要略弱于同期主炮沿中线布置的英国前无畏舰(4门)。
事实上,直到无畏舰早期,菱形主炮布局仍在当时的主炮布局中占有一席之地。包括英国无畏号战列舰在内的划时代产物,在主炮塔的布置上依然带有菱形布局的影子。
而在菱形布局之路上近乎魔怔的法国,直到无畏舰晚期,依然没能跳出菱形布局的框架,最终搞出了将背负式布局与菱形布局“混搭”的孤拔级无畏型战列舰。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