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7月,朝鲜战争上美军用尽办法也无法再前进一步,而我志愿军战士也损失惨重,停战谈判成了最好的选择。 然而面对南朝鲜的多次挑衅,彭德怀主动请战,金城一战,无论是美国还是南朝鲜都乖乖地来到了谈判桌上。 朝鲜战争已经到了僵持阶段,美国国内反战情绪高涨。 我国自然也不愿意继续战争,但以艾森豪威为首的美国高官不想就这样以“失败”结束,妄图“挽回一些面子”。 美国的态度也正好迎合了南朝鲜领导人李承晚的心思,他的好战是广为人知的。 此外经过了多次的美式装备更新以及训练,他竭力阻止谈判,试图发动一场全面战争,甚至想要将战场延伸至鸭绿江的另一边。 此时,美国和南朝鲜不知道的是,我国也进行了深度补强。 经过和美军的正面对抗,虽然我志愿军没有落入下风,但美国的先进装备给我军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国当时集结了几千门火炮,几十辆坦克,物资等更是不计其数。 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募捐资金购买了几千架飞机,还从苏联进口了几万门大炮、几百辆坦克,以及相当数量的武器。 我军从人海战术向着重武器为主的转变,就是为了防止美国狗急跳墙。 在经过美国多次更改谈判时间和地点,加上李承晚的公开宣战,彭德怀主动向中央请战。 经过包括毛主席在内多位领导人讨论,决定在金城给予美国联合国军以及南朝鲜以致命打击,促使双方尽快谈判。 负责作战的我方指挥是刚刚带领20兵团的杨勇,还没有在朝鲜战场组织过重大战斗的他上来就接受了极具战略性质的金城战役。 他同上级商讨之后,分析以目前志愿军现状,完全可以利用重火力覆盖的方式碾压敌军。 憋屈了整个抗美援朝战役的我军官兵一直被美军的火力压制,这次终于轮到我们翻身做主人了。 7月13日,我军发动了进攻,千门大炮同时开火,向敌军阵地倾斜弹药,共发射了近两万吨的炮弹,是此前志愿军弹药数量的两倍之多。 仅一个小时的时间,敌军阵地就全部被摧毁殆尽,这是我志愿军战士第一次摧枯拉朽式的胜利。 除了正面战场,我军还对南朝鲜的王牌军队“首都师”实施了突袭行动。 经过炮火覆盖,南朝鲜首都师所剩无几,其中著名的白虎团虽然全力进行了防守反击,同样发射了一万多枚炮弹,但根本抵挡不住我军的猛力冲击。 首都师师长崔昌颜为了保存力量,派遣白虎团对重要地点进行守卫,但他们不知道的是,我志愿军早就埋伏好了,等着这条“大鱼”上钩。 白虎团指挥部刚刚脱离主阵地位置进行整休,我军607团下属侦察连副排长杨育才带领十二名志愿军战士悄悄摸了上去。 白虎团指挥部一个个垂头丧气,硬撑着做接下来的战斗计划。 此时,只见杨育才踹门就进,冲锋枪对着人群就是一顿扫射,白虎团本就士气不高,埋伏之下70多名军官无一幸免。 奇袭指挥部之后,杨育才带领战士们直接捣毁了敌军弹药库,巨大爆炸配合我军冲锋,仅凭着十几个人直接打散了敌军团部,击毙敌军二百多人,而我军十二人无一伤亡。 据此,南朝鲜部队全线溃散,第二天,总指挥杨勇决定不再挑选合适的作战时机,直接在白天给予敌人最后一击。 在坦克装甲部队的冲击下,我军开始了连续冲锋,南朝鲜四个师全部受到重创,金城一战,我军防线直接推进9.5公里,是朝鲜战争以来的最大胜利。 金城之战也让美国联合国军和南朝鲜认识到我军实力,美韩不得不来到谈判桌上,签订了停战协议。 朝鲜战争我军伤亡惨重,但是凭借志愿军英勇表现,美军试图通过朝鲜封锁、威胁甚至登陆我国的阴谋彻底破碎,战争最后以我军的全面胜利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