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朝鲜战争中我军飞行员杨汉黄遭遇敌机,以一敌四击落两架敌机后跳伞逃生。降落途中,他竟还能掏出手枪,向跟随他跳伞的敌人射击,最后成功着陆! 杨汉黄当年只有23岁,他仅仅接受了十几个小时的飞行训练,就作为正式的飞行员开始执行任务。 这本不符合规定,因为杨汉黄当时并没有完成所有训练,甚至连昼间一般气象的练习都没有飞完。 但朝鲜战场上我军面对装备精良的美军,无论是人数还是武器都捉襟见肘。 加上美军拥有先进的战机支援,我军必须作出回击,这才出现了像杨汉黄一样没有进行过多训练就上了战场的人。 但杨汉黄并不觉得危险,一直对飞机大有兴趣的他甚至是渴望执行他的第一次战斗任务,而这个机会,很快就来临了。 9月17日,我志愿军飞行团16架米格-15型战斗机进行鸭绿江巡逻任务。 这本是一次日常巡逻,目的是为了观察战场以及威慑敌军,却不成想,出了大事。 杨汉黄在其中作为2大队第2中队的僚机组长机,驾驶战机爬升高空进入朝鲜附近空域。 就在我飞行编队仍在爬升高度时,杨汉黄突然发现下方空域好像有其他东西。 他瞪圆眼睛仔细看去,竟然是美军的F-86战机! 美军为了掩盖行踪,四架飞机排成一线,远远看去,只有一个小点一半。 此时我方战机还在爬升高度,全然没有注意到美军的存在。 杨汉黄眼见着美军几架飞机飞到编队正下方,试图尾随我军,更危险的是,为了完成远距离巡逻,我飞行团每架飞机上都携带了500多公斤的副油箱。 额外的重量不但让战机不够灵活,还使我军变成了一个个炸药桶。一旦被美军攻击,整个编队都难以存活下来。 美军飞机飞行速度极快,且两个队伍相向而行。 向编队上级汇报敌机数量和阵型已经来不及了,杨汉黄想起出发前的预案说,一旦遇到敌机,可先攻击后汇报。 此时不打,更待何时! 杨汉黄调转战机的同时,开启雷达向我军其他人喊话。 “我从左边发动进攻!”,随后他便丢掉副油箱,朝着敌机飞去。 这种行为无疑是危险的,在没有得到敌军详细人数时,贸然进攻很可能有危险。 但俗话讲,初生牛犊不怕虎,杨汉黄凭借自身对飞机的了解,对空中敌方阵型做出了自己的判断。 他判断,美国军机之所以没有贸然进攻,而是首先尾随寻找机会,一定是因为战机数量上不占优。 果然,杨汉黄驾驶战机冲过去,发现美军四架飞机一字排开虚张声势。 杨汉黄率先发难,对着美军飞机就是一阵点射,可战斗经验不足,并没有取得很好的成效。 虽然没有伤到敌军,但美军本来是想要尾随偷袭的,杨汉黄的动作彻底打乱了对方节奏,四架飞机四散逃去。 此时杨汉黄已经和编队越飞越远了,虽然美军阵型散了,但战斗力还是有的。 眼看着美军就要卷土重来,杨汉黄心一横,那就打吧。 再次朝着敌机而去,几个回合下来,杨汉黄凭借自身技术躲过几次致命攻击。可越打下去杨汉黄越觉得不对,怎么自己的队友没有过来呢? 原来,杨汉黄之前的无线电喊话由于设备有问题,队友并没有听到他的报告,现在的杨汉黄孤立无援,一人面对四架敌机。 队友不在让年轻的杨汉黄有些疑虑,可眼前这紧张的形势实在没有时间分心。 四架美军飞机即将形成包围圈,这是杨汉黄最不愿意看到的,四面楚歌是兵家大忌。 杨汉黄马上调整战略,从气势汹汹的追击战,变成了试图反击的游击战。 他首先认准一架飞机,盯着打,这样的动作让被追的飞机疲于奔命,而剩余三架追击的飞机也因为队友的存在陷入纠结,一时间僵持住了。 突然,杨汉黄眼前的敌机做了一个极大角度的俯冲动作,试图利用F-86的性能优势将他甩开。但他瞬间识破对方计谋,提前扫射,成功将其击落。 解决了一架飞机后,杨汉黄越发有信心,倾泄所有弹药攻打敌机,又有一架敌机坠毁。可这时,杨汉黄的飞机也是千疮百孔,难以为继了。 面对摇摇欲坠的战机,杨汉黄果断弹射弃机。就在这时,美军也跳伞下来。就连在空中降落时,看到此景的杨汉黄利用手中短枪对美军发动攻击。 最终,杨汉黄安全着陆,成功活了下来。1988年9月,他被授予海军少将军衔。 杨汉黄面对敌军毫不畏惧,甚至以一敌四,击落两架敌机。正是有着更多如他一般,不畏生死、勇于献身的中国军人,我国才能在朝鲜战争中硬抗美国,以此向世界展示我国的军事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