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1790年,英国向澳洲发配囚犯,澳方接到时,船上仅有的226名女囚全部挺着大肚子

1790年,英国向澳洲发配囚犯,澳方接到时,船上仅有的226名女囚全部挺着大肚子,追问之下,她们竟全都怀孕了。 从大海上漂流而来的战舰,被严密看管的数百名女囚,为何在下船时都怀上了孩子?这事还得从女囚的来历开始说起。 工业革命给英国带来变革,经济大繁荣的同时,英国的社会结构也发生了改变。生活变好后新生儿的数量和生存率都提升了,但是工业化却导致对劳动力的需求下降。 大量底层工人成为无业游民,为了生存开始滋生犯罪,英国街头到处是作奸犯科的街溜子。 当时的英国,分化成为明显的两个世界,上流社会纸醉金迷,享受工业革命的带来的便利,资本家赚得盆满钵满。 下层人民却是被盘剥的对象,连基本糊口的工作都找不到,只能流落街头。如此一来,社会矛盾加剧,英国政府可就有得忙活了。 为了清除“社会隐患”,英国警察只能将小偷小摸抓起来,这种方法治标不治本,监狱都爆满了,外面的罪犯还是抓不完。 本国装不下,他们的罪行又到不了处死的地步,只能往外面的殖民地送了。换言之就是将这些人流放海外,去帮英国开疆辟土,省得他们闲着闹事。 英国在海外最大的殖民就在北美洲,源源不断的劳动力送过去,让美国迅速发展起来,也帮英国消化了内部隐患。 天高皇帝远,美国在发展过程中逐渐独立了出来,有了底气之后,就不听英国人使唤了,英国再往美国运输囚犯,美国直接拒收。 英国这下子傻眼了,最后烂摊子还得自己清理。1769年,英国航海家库克船长,到达了南半球的澳大利亚,这片土地荒芜人烟,将囚犯放在这里,随便折腾也影响不了英国。 于是澳大利亚在1984年之后,成为了英国的主要流放地之一。做苦力需要的都是青壮年小伙子,送到澳大利亚的也是男人居多。 血气方刚的男人每天干活没有消遣,把怒火和不满都用搞事情的方式发泄了出来,十分不方便管理。 当时的澳大利亚总督灵机一动,给英国政府提议,送点儿女囚过来,平衡一下这些男囚旺盛的荷尔蒙。 1789年,朱莉安娜小姐号军舰载着221名女囚犯向澳大利亚出发,这些女囚本来就是被社会抛弃的人,送上流放之船后,看管犯人的船员,也没有把她们当回事儿。 当时运送流放不是一件好差事,海上生活贫苦,比不上繁华的欧洲大陆,甚至没有积极开发的美洲安稳。 若是遇上疫病或者飓风海啸什么的,连小命都保不住,因此押送囚犯的船员,也是抱着能捞一笔就捞一笔的心态,对这些囚犯进行剥削。 这些女囚就成为了船员们欺辱的对象,朱莉安娜号仿佛是一座移动的青楼,每到一处地方,船员就给这些女囚明码标价,囚犯们还没到达流放地,就成为了赚钱工具。 这种运输罪犯的大船,根本不会有人为她们费心配备医生,没人担心女囚的身体状况,对她们怀孕的事实视而不见。 1790年,当朱莉安娜号驶入澳大利亚的海港,221名女囚第一次踏上澳大利亚的土地,个个的肚子都高高鼓起,已经接近临盆了。 澳大利亚的官员不仅没有为这种情况大发雷霆,反而为女囚带来新生命开心,这些孩子,就是澳大利亚的新生力量。 这女囚被配给官员和男性囚犯,成为了他们在这里安家立业的伴侣。澳大利亚为了让这些女囚心甘情愿为干活,许诺她们自由之身,承认她们在当地的婚姻。 这样做一方面是为了女囚安身立命,另一方面为了建立有序的社会,把道德低下的囚犯,转变为了澳大利亚的生产力。 不过女囚们的日子并不好过,她们被送过来的目的就不正当,被送到澳大利亚之后,也是依附男性才得以有了身份,这些男性很多都曾是囚犯。 女囚虽然成为了家庭妇女,洗衣做饭、生儿育女,还要对男囚给她们家庭感恩戴德。初代女囚担负着压力和牺牲,为后来澳大利亚的繁荣打下了基础。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澳大利亚人终于体会到了女囚们遭遇的不公对待,将这些远渡重洋为澳洲建设的女囚,称为澳大利亚的国母,并提升她们的地位。

评论列表

阳光
阳光 3
2025-05-12 15:47
所以说澳洲人的祖先就是这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