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安徽女知青于文娟,返城前夜把自己给了农村小伙:“你对我的好,我无以为报,让我们给过去一个交代吧!”谁知回城不久,她却突然消失不见,一生就此改变。
当年大批知青下乡深造,北京姑娘于文娟在听说后,立马报名参加了返乡活动。
她认为下乡深入基层,是一个很好的提高自我的机会。
在下乡之前,于文娟给自己做了很多心理建设。
因为她早就听说农村的条件比较艰苦,所以不管到哪个农村她都要坚持下来才行。
于文娟被组织分到了安徽省的一个小村子里。
在来村里的路上,于文娟一直在默默的给自己加油打气。
但是踏进村里的于文娟还是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在北京,马路很宽很大。而在这里,路简直不能算是一条路。
不仅是黄泥土地,而且还到处坑坑洼洼的。
不过于文娟并没有因此而想要退缩,她迈着坚定地步伐来到了组织给她分配的农民家。
这家的主人叫做王胜利,是一个年轻能干的大小伙子。
看到于文娟的向自家走来,王胜利立马意识到这是下乡到安徽的女知青。
于是赶忙小跑过去,帮着于文娟把行李拿了进来。
王胜利的热情让于文娟有点不知所措,虽然嘴上没有说什么,但是于文娟在心里十分感谢眼前这个男人。
王胜利带着于文娟走到屋子里,只见桌子上摆着一碗稠稠的粥和几张烙的不太好看的面饼。
原来是王胜利怕舟车劳顿累着这个女知青,所以特地把家里仅剩不多的粮食拿出来招待她。
奔波了一天的于文娟确实有点饿了,她不好意思的朝王胜利笑了笑,便坐下来大口大口的吃了起来。
王胜利看着于文娟大快朵颐的样子,也忍不住偷笑了一下。
在于文娟没来之前他特别害怕招待不周,如今看到于文娟吃的这么开心他便也放心了。
之后的日子里,两个人经常一起去田里干活。
因为于文娟力气比较小,所以每次都是王胜利背着锄头拿着干粮。
而于文娟呢,只负责在他屁股后面跟着走就行了。
到了田间开始干活,于文娟也丝毫不矫情。只见她带上小草帽,挽起裤脚就拿着锄头就开始锄地。
虽然天气很炎热,但是于文娟也不喊苦不喊累。
王胜利每次都会加快速度锄地,不仅把他那一份地锄完还会去帮着于文娟锄地。
有时候回家时碰到路边的野花,王胜利也会摘下一朵戴到于文娟耳旁。
于文娟也不会拒绝,朝夕的相处已经让她对眼前这个男人产生了不一样的情愫。
平日里什么脏活苦活王胜利都抢着干,生怕累到自己。
这一切,于文娟都看在眼里暖在心里。两个人就这样度过了一段美好而又充实的日子。
于文娟很快就接到了回城的通知,尽管不舍但是她却不得不回去。
于是在临走前的晚上,于文娟主动到了王胜利的房间。
两人在这天晚上互相袒露对彼此的感情,并且发生了关系。
第二天,于文娟依依不舍的向王胜利告别。
但是回城后不久,于文娟就发现自己怀孕了。
在当时未婚先孕是一件非常恶劣的事情,于文娟的母亲在得知此事后十分生气,并且强制要求她去打掉这个孩子。
可是于文娟却不愿意,她不想伤害这个无辜的小生命。
多番与母亲争执后母亲还是退让了,她在意女儿的名声,但是更在乎女儿是否开心。
就这样于文娟成功的留下了这个孩子,并且开心的回到了安徽的村子里找到了王胜利。
王胜利在看到自己牵挂的人又回来之后,眼泪忍不住流了下来。
没想到于文娟还告诉他,自己已经有了身孕。
听到这个消息的王胜利更是高兴地将于文娟抱了起来。
后来王胜利每天都小心的呵护着于文娟,几个月之后他们的孩子呱呱坠地。
一家三口就这样幸福的生活在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