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治高血压为啥执着于 “停药”? 所有看到这个的病友,现在马上,感受一下自己的状态 —— 是精力充沛、头脑清醒,还是整天头晕脑胀、腰膝酸软,甚至吃着三四样降压药,血压却像坐过山车? 如果是前者,恭喜你,但依然建议你了解更温和的调理思路;如果是后者,务必看完,这可能是你摆脱药罐子的关键! 咱们高血压患者都清楚,长期靠药物压指标,难免担心副作用:吃硝苯地平脚踝肿,服利尿剂缺钾乏力,换沙坦类又干咳不止…… 更揪心的是,药越吃越多,血管却越来越脆,稍微情绪激动就怕脑出血。 这在中医眼里,早有警示:强行降压如扬汤止沸,脏腑失衡才是根源。 举个真实案例: 60 岁的赵先生,高血压 10 年,每天吃氨氯地平和厄贝沙坦,血压仍在 150/100mmHg 波动,还落下了顽固性便秘、夜尿频繁的毛病。去年冬天来诊时,他满脸蜡黄,舌苔白厚腻,一走路就心慌气短 —— 典型的脾肾阳虚、痰湿阻滞。 我用附子理中汤合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温肾阳、化痰湿,配合饮食调理(低盐低脂、多吃山药茯苓)。3 个月后,他血压稳在 130/85mmHg,降压药减到每天半片,便秘和夜尿问题也消失了。 你或许会问:西药都压不住的血压,中药凭啥能减药? 道理很简单: 西药是外力干预,中药是内环境修复。 长期吃降压药,就像用石头压弹簧,指标暂时下降,可肝肾代谢负担加重,脾胃功能受损,反而让痰湿、瘀血越积越多(这就是为啥很多患者越吃药越胖、越乏力)。 而中医通过辨证论治: 肝阳上亢者,用天麻钩藤饮平肝潜阳,让上冲的气血回落; 痰湿重者,用二陈汤合泽泻汤化痰祛湿,把血管里的 “淤泥” 清走; 气血虚者,用归脾汤加减补气养血,让脏腑得到真正的滋养。 就像治水,西药是筑坝截流,中药是疏通河道。河道通了,水压自然平稳,何需一直靠外力压制? 当然,减药必须循序渐进,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 我见过太多患者擅自停药导致血压飙升,险酿大祸。中医调理讲究 “稳”:先通过中药改善症状、修复脏腑,再根据血压波动逐步减药,同时配合饮食(少盐多醋、多吃芹菜木耳)、作息(晚上 11 点前睡)、情绪管理(少生气、多散步)。 或许有人会说:“我都吃了十几年药了,还能停?” 我治过一位 65岁的患者,高血压 25 年,吃三种药仍头晕耳鸣。调理半年后,不仅停了两种药,血压稳在 125/80mmHg,还能每天晨练打太极。他说:“早知道中医能从根上调,何必遭那么多年罪!” 真正的健康,不是靠药片‘压’出来的,而是让身体自己学会‘调节’。
猜你喜欢
如何调理生活费从1500降到1000。
2025-05-21
大学安利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