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媒宣称:中国于西藏雅鲁藏布江建造的60吉瓦大型水坝,将危及印度的水资源安全、生态环境与战略利益。 雅鲁藏布江的水量特别大,是黄河的2.5倍,而且水流湍急,特别适合发电,中国计划在西藏墨脱附近建一座超级水电站,装机容量60吉瓦,主要目的是为了搞清洁能源,减少碳排放,说白了,就是为了环保,少烧点煤。 但印度不这么想,他们担心,中国在上游修大坝,万一把水拦住了,下游的印度人岂不是要遭殃?尤其是旱季,本来水就少,中国再一蓄水,印度农民灌溉庄稼的水可能就不够了。 更吓人的是,雨季要是中国突然放水,下游的印度阿萨姆邦可能会被淹,这个地方本来就老发洪水,2022年一场大水淹了4000个村子。 科学界对这个事儿看法不一,中国专家说,大坝其实能调节水流,旱季可以多放点水,雨季可以存点水,反而能减少洪水风险,但印度专家不买账,说中国没分享足够的数据,他们没法准确预测影响。 还有个问题是泥沙,雅鲁藏布江带着大量泥沙流到印度,如果被大坝拦住,下游的土壤可能会变瘦,影响种地,甚至让鱼变少,孟加拉国的渔民已经开始担心了。 其实印度自己也有问题,他们在下游也想修水电站,但因为环保抗议和资金不足,一直没搞成,现在中国在上游动手了,印度有点“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意思,再加上2020年中印边境冲突后,印度人对中国特别敏感,动不动就觉得中国在“使坏”。 但事实是,中国在别的国际河流修水坝时,旱季反而会给下游补水,所以“中国断水”这种说法,有点夸张了。 其实中印以前合作过,2002年,两国签过协议,中国在雨季会给印度提供水文数据,帮他们防洪,虽然后来因为边境问题中断了一阵,但2023年又恢复了,孟加拉国还提议,中印孟三国一起管理这条河,别老互相猜疑。 技术上也有办法,比如挪威在喜马拉雅地区搞的“智能水坝”,用卫星和AI预测水流,既发电又防洪,如果中印能合作,用上这些技术,问题可能就没那么严重了。 印度人着急可以理解,毕竟水是生命之源,谁都不想被别人捏住命脉,但光骂中国没用,得看看自己有没有管理好水资源,比如印度自来水管漏水率高达40%,修好了能省多少水? 中国作为上游国家,如果能多公开点数据,甚至让国际专家来评估,反而能让印度放心,毕竟,你越藏着掖着,别人越觉得你有鬼。 其实,水的问题不是“你多我就少”的零和游戏,比如湄公河上的水坝,旱季反而能给下游补水,中印要是能合作,一起管理雅鲁藏布江,说不定还能开发更多风电、水电,大家都有好处。 最后,大家别被“断水”“洪水”这种吓人标题带偏了,大坝的影响是慢慢来的,科学家可以监测调整,不是一夜之间就能把印度搞成沙漠,现在气候变暖,喜马拉雅冰川每年退45米,中印面临的共同威胁比互相猜忌严重多了,与其吵架,不如想想怎么一起应对。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