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美国改变主意,拟在协议里加上两条,不准中国买俄伊石油? 7月21日,美国国会大厦进行了一场激烈的讨论,最终美国财长贝森特拍板,决定再新的中美贸易协定里面加上两条。 当然,中美贸易谈判还没有发生,官方也没有确定此事,美国在这个时候不可能将敏感信息透露出来,多半还是借机向某方面施压,不需要过度解读。 首先,贝森特给中美贸易谈判定了一个调,双方不一定能马上达成协议,重要的是在一些重要领域缩小分歧,然后达成“有质量”的协议。 这个调子还是比较准确的,虽然现在中美双方的关系有所缓和,但在稀土等领域,分歧并没有缩小,当然,矛盾不是单方面的,达成协议需要双方共同努力,如果特朗普继续死咬“美国优先”不放,那么就没得谈。 一直以来,美国在经贸领域都是这个作风,尤其是最近几个月的关税戏码,打一巴掌给个甜枣,全球供应链就是这样被玩坏的。 从本质上来说,发动这场关税战,是因为美国经济结构性得错误,在党派斗争和社会矛盾的催化下,整个国家出现了“信号紊乱”。 问题是,关税战并没有让美国变得更好,数据显示,在过去的两个月里,美国的核心PCE物价指数上涨了2.8%,而就业人数持续下降,现在连美联储都对白宫失去了信心,即便特朗普对其施加政治压力,也无法让美联储改变利率政策。 美国现在的困境,是因为霸权的持续衰弱,已经无法解决其经济问题,特朗普的极限施压,最终让美国出现了系统性的危机。 贝森特提出的第一条,跟伊朗、俄罗斯有关。在冻结了俄罗斯的全球海外资产后,美国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已经失去了效用,想要限制俄罗斯的石油出口,关键还是要跟中国、印度这些大买家谈。 美国希望中国在此事上面作出一些让步,但中国一直以来的立场是很明确的,自由贸易不应该受到第三方的干扰。尤其是美国的这些单边制裁在联合国安理会站不住脚,中国如果配合美国,也就成了帮凶,所以在这个问题上,双方达成协议的可能性不大。 至于第二条,贝森特提出希望中国实施“重大经济转型”,这一点非常重要,但仅仅是针对美国而言。 如今中美两国的实力对比也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美国已经不可能向过去那样对中国强加干涉。 话说回来,这也是一直以来西方国家的共性,在上谈判桌之前,反复地玩意识形态的把戏,但特朗普最近犯的最大的错误,就是低估了中国的战略定力。 对美国来说,更不容乐观的是,中国对美出口结构已经发生了质变,在高科技领域,中国的出口比例已经从7年前特朗普第一次发动经贸战时的37,提升至去年的52%,而在跨境电商领域,中国已经建立起28%的优势。 这就是最大的客观事实,在很多领域,攻守之势易形,双方的经济依存度本来就很高,不讲经济逻辑的手段不但不能打垮对手,还会反噬自身,增加其发展不确定性。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