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黄帅平静的离开了人世,没有留下任何话语,而是选择把一切交给时间,可谁又知道,她曾经是一名家喻户晓的“反潮流小英雄”......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2017年的一个冬日,一位名叫黄帅的女性在北京朝阳医院走完了57年的人生,晚年的黄帅,生活平静,甚至不愿跟孩子们多提那场曾让她轰动全国的风波。 可对于特定的一代人来说,“黄帅”这个名字,就是“反潮流”的代名词,是他们青春记忆里一个永不褪色的“小英雄”。 黄帅1960年生在北京,父母都是中国科学院的高级知识分子,这样的家庭,给她的不是刻板说教,而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思考习惯。 父母严谨的科研态度和家里丰富的藏书,让她从小就养成了独立思考的能力,不轻易接受现成的答案。 到1973年,上小学五年级的黄帅,思维已经很成熟,她习惯写日记,观察和分析身边的一切。 班主任在批评学生时的一些话,她觉得不对,就在日记里坦率地表达了不满。 谁知,这本日记被老师发现,老师不仅没反思,反而在班里批评起黄帅,师生矛盾一下子激化,黄帅遭到了孤立。 换作别的孩子,可能就认错了,但黄帅没有,她选择给《北京日报》写信,讲述自己遭遇的不公。 可谁也没想到,一封小学生的普通来信,竟会落到当时正活跃于政治舞台的谢静宜手里。 她看到的不是简单的师生矛盾,而是一个可以大做文章的政治信号,谢静宜嗅到了机会,她给黄帅回信,决定借此在教育系统掀起一场大风波。 很快,在她的安排下,《北京日报》刊登了黄帅的日记,并配上措辞激烈的文字。 一夜之间,一个12岁的孩子成了全国“反潮流”的模范,各地掀起了学习黄帅的热潮。 可她哪里知道,自己早已成了一枚棋子,被用来搅动教育界,服务于一场更大的权力斗争。 时代的风向变得很快,1976年10月,曾经的“英雄”转眼就成了政治骗局的“小丑”,父亲也因此被开除党籍、丢掉工作,整个家庭坠入深渊。 直到1978年,《人民日报》将事情的真相发布出来,压在她身上的污名才算被洗清。 换做正常人经历这样的事情,肯定会陷入难过中,但黄帅她没有,恢复高考后,她凭自己的努力考入北京工业大学。 毕业后,她四处奔走,终于为父亲争取到了平反,人生有了新的可能后,她选择去日本留学,在东京大学深造并获得硕士学位。 在日本,她骨子里的那份正义感也未曾改变,当她得知有中国留学生因国籍肤色被欺凌时,她毫不犹豫地站出来,联合其他学生向校方交涉,最终迫使学校出面制止了霸凌。 学成之后,她没有留在日本,而是选择回国,在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做了一名编辑,过上了普通人的生活。 她把更多精力放在了家庭上,用行动弥补父母因自己而受的委屈,黄帅的后半生,几乎是在刻意远离聚光灯,她很少再提那段往事,更不愿消费自己当年的名气。 回看黄帅身上那份与生俱来的独立思考能力,既是她卷入风暴的起因,也是她最终走出风暴、重建人生的力量。
2017年,黄帅平静的离开了人世,没有留下任何话语,而是选择把一切交给时间,可谁
月下影婆娑
2025-07-24 10:34:08
0
阅读:5159
用户10xxx39
谢静宜是坚定的革命者。
ZhK
毛主席时代的人个个都是英雄!黄帅是杰出的代表!
用户10xxx41
了不起的小英雄!可惜可怜的娃!
甘草
英雄是骨子里的坚持信念勇敢正义。
大海小舟
跟上时代的英雄
用户10xxx90
黄帅是我读书时代的小创将。她下乡就是我的家乡赤峰。如今她走了可怜可悲!
用户13xxx71
时代早就英雄,干得好!那个年代的老师训学生就跟训三孙子一样,谢谢黄帅!
朝军
一个时代过去了,同时代的人不会忘记,这就是历史!
有言在先
应该骨子里就是很正直的人,路见不平一声吼。
用户38xxx90
她能家喻户晓天时地利人和背景一样不能少。
赵福令
黃帅那时候小学五年级,她做的事是大人教的。
京安平
57就走了。还年轻啊
chen xian sheng
记的当年黄帅的故事!
用户11xxx04
看看现在学校的师生关系,当年黄帅是多么真确
哒哒哒
满脑子想做人上人的人
用户13xxx33
57岁,短暂人生,太可惜了。
用户12xxx70
都是什么人?她做出什么贡献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