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1943年常德之战,周咏南带领女兵们抵挡住了日军15次猛烈进攻,子弹打光后,三个

1943年常德之战,周咏南带领女兵们抵挡住了日军15次猛烈进攻,子弹打光后,三个日军冲了上来,紧要关头,周咏南举起了自己的刺刀,却意外将日军军官直接刺死。 刺刀尖上的血还没干透,周咏南抹了把脸,抬眼望向阵地前黑压压的日军。37岁带着儿子报考黄埔军校时,就料到会有这一天,只是没想到来得这么快。 那年考官说她超龄近20岁,她硬是梗着脖子顶回去:“抗日还分年龄?我当教师的,更该上前线!”结果母子双双金榜题名,成了黄埔建校以来第一对从军的母子兵。 军校训练场上,男学员见她是个“老妈子”,常偷着笑。周咏南不吭声,提着木枪走进拼刺场,三个月后三次夺得全校拼刺刀冠军,木枪头都染成了殷红色。毕业典礼上蒋介石亲手授奖,《救国日报》头版印着“母子从军抗日”五个大字,可她知道,真正的考验在战场。 1943年深冬,常德城外中渡口的寒风刮得人脸生疼。周咏南搓了搓冻僵的手,望着身后全连135个姑娘,流亡的大学生、军队家属,个个脸颊冻得通红,眼神却像淬火的钢。 她们连的九挺轻机枪架在战壕边,每班配着卫生员,全是她手把手教出来的兵。练拼刺时她总吼:“小鬼子瞧不起女人?那就捅穿他们的咽喉!” 炮火撕开黎明时,铃木大队的膏药旗在硝烟里乱晃。日军布上联队铃木大队十几门山炮把冻土掀上天,弹片擦着女兵们的头皮飞。 铃木雄举着刀哇哇叫,第一波步兵刚冲进射程,机枪突然咆哮起来,紧接着手榴弹冰雹似的砸过去,鬼子撂下十几具尸体连滚带爬撤了。 白刃战绞成一团血雾。一排长李克寒被三个鬼子围住,刺刀穿腹时还咬着牙扎进对方眼窝;金妮为护连长扑向子弹,肠子流出来愣是攥着手雷没撒手。 周咏南盯住挥刀的铃木雄,那鬼子官嗷嗷叫着劈来,她闪身一撩,刺刀从下腹贯入,铃木雄捂住裆部惨叫倒地,被拖走时一路滴答血线。 天黑透时,阵地上横着四十多具女兵遗体,击毙日军近百人。周咏南拖着伤腿爬过弹坑,指尖触到金妮冰冷的刘海,突然想起毕业那晚小姑娘问她:“连长,打完仗能教我绣花吗?” 八年后的湖南祁东小学课堂,周咏南捏着粉笔写“国魂”二字,右腿子弹疤在阴雨天隐隐作痛。有学生传看画报上“现代花木兰”的故事,她只笑笑没收了画报。 当年辞去军职时,军部来人拍桌子:“上尉立过战功,怎能当孩子王?”她垂眼摩挲着儿子战死的勋章,轻声答:“教孩子不忘国耻,也是打仗。” 2015年记者猫腰钻进湘南小巷,周咏南的孙子摸出个生锈弹壳当镇纸。“奶奶教一辈子书,临终前夜突然坐起来喊冲锋号。”他苦笑指墙上泛黄的黄埔毕业照,“我爹牺牲在缅甸,奶奶说咱家血早烙进中国命里了。” 津市中渡口的老石桥还在,只是没立碑。当年血浸的泥土如今稻浪翻滚,偶有老农犁出半截刺刀,锈迹斑斑的刃口上,依稀映着百来个姑娘的容颜。 权威信源:《文史博览》2023年7月刊载《“津市保卫战”:一连女兵阻挡三路日军》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评论列表

用户10xxx32
用户10xxx32 1
2025-07-28 22:37
[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