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3天拿下台湾省!”原南京军区副司令员王洪光曾表示,一旦台海爆发战争,可采用6种

“3天拿下台湾省!”原南京军区副司令员王洪光曾表示,一旦台海爆发战争,可采用6种作战方式,每24小时完成一项任务,顺利的话72小时内即可解放台湾。   王洪光这个名字,在军事圈里可不是一般人。作为原南京军区的副司令员,他说话的分量自然不轻。退休后的他,反而说起话来更加直接了。没了官方发言人的包袱,有些部队里不方便直说的狠话,他倒是敢往外倒。 他提出的"72小时解决战斗",听起来像是在下军令状,但仔细品味,这更像是在给某些人上一堂现实教育课。第一个24小时瘫痪对方的指挥系统,第二个24小时瓦解有组织的抵抗,第三个24小时完成收尾工作。这套作战节奏,已经完全不是几十年前那种抢滩登陆的老套路了。 有人说这是在吹牛,可问题是,敢这么说的人,手里没点真东西能行吗?现代战争早就不是拼人数、拼装备那么简单了。信息战一开打,整个岛的通讯网络可能瞬间瘫痪;精确制导武器一发射,关键节点立马失去功能;空降兵一落地,后方就乱成一锅粥。这种立体化、体系化的打击方式,确实能在极短时间内改变整个战局。 王洪光的这番话说出去后,官方的反应特别有意思。军方媒体特意出来澄清,说这是"个人观点",不代表官方立场。可你再仔细看,国防部从来没批评过这话有什么问题,更没有否认这种可能性。 这种微妙的态度,其实比直接表态更有威慑力。国家层面当然要坚持和平统一的大方针,这是底线也是原则。但同时,也得让某些人明白,和平不是软弱,统一的决心从来没有动摇过。该有的实力要展示,该亮的底牌要亮出来,这样反而能让和平的天平更稳定。 打个比方,这就像两个人谈判,一方把枪放在桌子上,不是为了开枪,而是为了让对方别动歪心思。王洪光的"三天论",就是桌子上那把明晃晃的枪。 台湾岛内那些退役将领的态度转变特别有意思。以前他们还敢说"能守一个月",现在画风完全变了,开始讨论"能撑几轮打击"的问题。这种转变不是偶然的,而是他们真正认识到了现代战争的残酷性。 山地多、巷战难打,这些老调重弹的说辞,在现代战争面前显得特别苍白。谁还会傻到去跟你一条街一条街地扫荡?现在的打法是直接摧毁你的指挥系统,让你想抵抗都组织不起来;是切断你的补给线,让你有枪没子弹;是瘫痪你的通讯网络,让你连命令都下达不了。 岛内有些人还在幻想着依托地形打持久战,这种想法简直是活在上个世纪。现代战争的节奏快到你反应不过来,等你想组织抵抗的时候,可能连指挥部在哪都找不到了。那些改口的退役将领,至少还算明白人,知道时代变了,打法也变了。 王洪光反复强调的一句话特别重要:"九二共识是护身符。"这才是他真正想表达的核心意思。三天也好,七天也罢,这些时间表都不是重点,重点是告诉某些人,和平的路还在,但如果非要往绝路上走,那后果真的会来得比想象中快。 大陆这边的诚意一直都在。福州到台湾的海上快线开通了,京台高铁的前期勘测也在进行。这些都是在为和平统一铺路搭桥。政策层面始终给和平留着最大的空间,但这不代表可以无限期地容忍分裂行为。 红线就摆在那里,清清楚楚。真要有人敢把分裂从口号变成行动,那解放军的反应速度会让他们连后悔的时间都没有。这不是威胁,而是在陈述一个基本事实。和平需要双方共同维护,如果一方执意要破坏,那就别怪另一方采取断然措施。 核武器最大的价值在于永远不用,军事威慑的最高境界也是如此。王洪光的"三天论",本质上就是这样一种威慑。它的存在不是为了真的去执行,而是为了让某些人彻底断了不该有的念想。 看看现在的台海局势就明白了。无论岛内选举怎么闹腾,那些政客也只敢在距离红线十米外装疯卖傻,真要让他们踩过去,一个比一个怂。为什么?因为他们心里清楚,大陆这边不是在开玩笑。"三天"这张牌就摆在那里,谁敢真的去试试? 这就是威慑的力量。它让战争变得不太可能发生,反而为和平创造了更大的空间。那些整天叫嚣的人,看到这个时间表,也得掂量掂量自己有几斤几两。和平统一当然是首选,但如果有人非要逼着动用武力,那就别怪解放军下手太快。 王洪光的"三天拿下台湾",说到底既不是战争预告,也不是军事机密。这是一个从战火中走过来的老兵,用最朴实的语言告诉所有人一个道理: 统一这件事,国家有决心、有能力、有耐心,但耐心不是无限的。和平的路还在,就看某些人是否愿意走。真要选择对抗,那就准备好承担只有三天时间的后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