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瑞典谈判结束,中方公布会谈结果,说出重点的18个字后,瞬间让全球松了口气。 据媒体7月30日报道,当“中美将继续推动暂停关税等措施如期展期”这18个字从中国商务部深夜发布的公告中传出时,全球紧绷的神经终于得以片刻松弛。 因为这简单一句话,成了世界经济的减压阀。这18个字的分量,源自三个月来中美在日内瓦、伦敦和斯德哥尔摩三轮谈判的艰难博弈。 瑞典谈判桌上,中方将其定性为“坦诚、深入、建设性的交流”,话虽客套,却掩不住字里行间的针锋相对。 美方代表则不断强调“最终由特朗普决定”,其背后潜台词不言而喻,此刻的共识不过是张随时可能被撕碎的草稿。 谈判桌上,双方你来我往,暗藏机锋。美国一面松口可能减免部分对华关税,一面却以扩大芯片进口为条件,同时将136家中国半导体企业新增至实体清单,技术封锁的绳索越勒越紧。 这种矛盾的姿态,恰恰印证了美国在贸易战场上的精算,既想从中国市场获利,又不愿放弃科技霸权的打压。 中方对此心知肚明,面对美方的步步紧逼,中国迅速祭出精准反击,关键稀土元素镨钕出口削减30%。这步棋直击美国高科技产业的命门,让美方代表在瑞典的谈判桌上如坐针毡。 眼见硬招效果有限,美财长贝森特随即使出转移话题的伎俩。当记者追问关税与稀土议题时,他突然将矛头转向中国与伊朗的石油贸易,指责其破坏国际秩序。 这冠冕堂皇的指控背后,不过是美元霸权受到人民币结算挑战的恼羞成怒,中国与伊朗日益壮大的石油贸易,正悄然撼动美国躺着收钱的旧梦。 谈判桌下,全球经济早已因中美角力而风声鹤唳。就在这令人窒息的时刻,中方抛出的18字声明瞬间扭转了局面。 它不仅意味着原定8月中旬到期的休战期再延90天,更锁定了涉及近3000亿美元贸易额的关税暂停状态。 这一纸声明,好比为世界经济注射了一剂强心针。消息传出后,东莞、苏州等地出口工厂紧急启动扩招计划,预计新增岗位超10万个。 跨境电商更是迎来爆发式增长,中美相关交易额一举突破1200亿元。义乌小商品通过亚马逊美国站的销量激增40%,美国在华车企及农产品出口商也终于能暂时喘口气。 这90天窗口期,恰逢美国中期选举临近。特朗普政府正因物价飞涨焦头烂额,美国近半数日用品依赖中国供应,关税暂停无疑为其争取到宝贵的缓冲空间。 难怪消息一出,美国财长贝森特便急匆匆向特朗普呈上正面报告,字里行间透着如释重负。 这18个字的神奇之处,在于它牵动着全球贸易网络的每一根神经。东南亚各国闻风而动,越南电子零部件出口商火速对接中国企业。 印尼立即签署《美印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将对美关税从36%砍至19%,还顺手签下50架波音订单。 越南制造业虽占GDP四分之一,但其60%的原材料依赖中国输入,印度药品出口业同样命悬一线,70%的核心原料来自中国。 欧盟与澳大利亚同样喜上眉梢,欧美火速达成协议,欧盟输美汽车关税从27.5%降至15%,大众、宝马等车企长舒一口气。 澳大利亚资源出口业则在夹缝中重获生机,毕竟它长期在经济与安全间走钢丝,既要中国市场,又不敢得罪美国盟友。 不过,这90天技术性暂停终究只是中场休息。斯德哥尔摩协议的最大变数,仍悬于特朗普的一念之间。 中方对此洞若观火,商务部在公告中谨慎措辞后,特意强调“保持密切沟通”,这温和言辞背后,是中国谈判代表清醒的底线思维,既展现灵活性,又绝不接受单方面让步的新版广场协议。 在贝森特在瑞典继续拿中俄能源合作说事时,中方深知这不过是谈判桌上的虚张声势。 参考资料: 中美将继续推动已暂停的美方对等关税24%部分以及中方反制措施如期展期—— 央广网2025-07-30 李成钢:中美将继续推动已暂停的美方对等关税24%部分以及中方反制措施如期展期——光明网2025-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