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被张召忠说中了?掏空国库建造的2艘航母,如今彻底沦为废铁 英国2007年决定建两艘航母,伊丽莎白女王号和威尔士亲王号,想重振海军。起初预算40亿英镑,结果超支到64亿,约合人民币五百多亿。 两艘各6.5万吨,能载F-35B战机,但维护费一年7000万英镑,涵盖燃料、零件和人员。张召忠2019年就说,英国经济扛不住,航母可能卖掉或封存。当时很多人不信,觉得英国底子厚。可现实呢?故障一堆。2020年威尔士亲王号消防管爆,海水淹主机房,电设备坏。2022年去大西洋途中推进系统出问题,只能返航。 媒体算过,它服役头几年,三分之一时间在船厂修。伊丽莎白女王号2024年初准备北约演习,螺旋桨轴腐蚀,海军从姊妹舰拆零件补上。 这暴露制造短板,新舰就互借配件。2021年首航印太,自家飞机不够,半数借美国。成本高企,技术不稳,让这些航母从骄傲变负担。张召忠的预言部分应验,提醒大国别逞强。 再看南海事件,2024年7月英国航母编队在那活动,面对中方力量,选择绕印尼海峡去澳大利亚。官方说技术原因,但日本港口更近,便宜省时。 绕远路,暴露战斗力不足,没底气硬扛。英国想维持全球大国形象,却组不起完整护航队,依赖盟友。历史上,英国1918年造出首艘现代航母百眼巨人号,二战时舰队庞大。 可现在,经济和技术跟不上野心。张召忠点出,养航母像养大象,吃得多拉得多,英国国库吃不消。实际数据支持,成本从建造到维护,掏空财政。 故障频发,不是小修小补能解决,根在设计和工艺。想想,如果换个国家,会不会避开这些坑?这不光是军事问题,还牵扯国家资源分配。 进入2025年,威尔士亲王号4月从朴茨茅斯出发,领衔航母打击群,八个月印太部署。途中访澳洲达尔文港、新加坡和日本,参与利剑演习,与盟友联合。 伊丽莎白女王号完成升级,海试后进干坞检修。尽管有推进轴等老问题需长期修,这些舰还在服役,海军努力维持运转。但成本压力没减,维护难题持续。 英国防部否认报废传闻,但外界质疑声不断。张召忠的预言没全中,舰没彻底废,但负担重是事实。你认为,未来它们还能撑多久?部署虽显活力,根子问题不解,风险还在。像这样,军事投资得长远看,别只图一时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