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彭帮怀,是打击“毒教材”第一人,花14年纠错,将出版社告上法庭22次,无一胜诉,却从没放弃......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一个普通中学老师,要凭一己之力,用十年时间撼动整个国家的教材体系,听起来开就像不可能完成的事情,毕竟,课本是我们知识的源头,是权威的化身,可偏偏,彭帮怀老师就这么做了。 彭帮怀是一名语文老师,在一次批改作业的时候,他突然发现,全班的小朋友竟然都在一个字上出现了问题,当他带着疑惑走进教室,得到的回答竟然是,课本上就是这么写的。 他带着疑惑翻开课本,没曾想,真的是错误的,这还只是开始,他又发现学生们连标点符号都用得一塌糊涂,而孩子们的理由出奇地一致,课本上就是这么用的。 更麻烦的是,一些家长开始因此质疑他的专业水平,连他在校外办的作文班都出现很多家长要求退费,这些事堆在一起,让彭帮怀彻底坐不住,他觉得,这种“权威的错误”正在误导下一代,作为一个老师,他不能视而不见。 于是,他开始了一条孤独又漫长的纠错之路,利用所有业余时间,彭帮怀把各大出版社的教材翻了个底朝天。 结果触目惊心:标点符号乱用、竟然还有许多错别字,光是他发现的都已经有几百处,单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教材,他就核实出六十八处需要修改的地方。 证据确凿,彭帮怀立刻行动起来,他把整理好的材料发邮件给相关出版社,可这些邮件大多石沉大海。 他给当地教育部门打电话,得到的答复更是轻描淡写,对方认为这“不是原则上的错误,无伤大雅。 无奈之下,彭帮怀向“央视3·15”节目进行了投诉,媒体介入后,出版社总算有了反应,但态度却很微妙。 面对记者,他们嘴上坚决不认错,还声称请教了更权威的专家,认为书里的标点用法就是正确的。 眼看对方敷衍了事,有法学研究生背景的彭帮怀一气之下,决定用法律来解决问题。 他带着教材直奔北京,将人民教育出版社和当地教育部门告上法庭,然而,现实远比想象的更残酷,他打的几场官司,无一例外都以败诉告终。 连番的挫败并没有击垮他,为了让更多人知道这件事,彭帮怀开通了社交账号,把发现的教材错误一条条公开发布。 这一次,他不再是一个人战斗,他的帖子迅速引发了巨大的舆论反响,无数网友和家长站出来支持他,共同呼吁守护孩子们的教育。 当一个人的坚持汇成一股社会的声浪,改变终于发生,在持续的舆论压力下,相关部门开始正视这个问题,教材审批被全面收紧,任何违法乱纪的行为都将受到严惩。 信息来源:http://edu.cnr.cn/list/20160702/t20160702_52256073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