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20首次飞越对马海峡,美日韩三国竟全体保持沉默!连半个字都没有评价! 近日央视新闻爆料称,歼20首次飞越对马海峡! 对马海峡作为日韩之间的关键水道,其战略地位极为特殊。这个最窄处仅40余公里的海上要冲,堪称东北亚地区的"军事咽喉"。 对马海峡堪称日韩两国的"海上命门",是其国防安全的第一道屏障。以往中国军机即使只是运输机接近该区域,日本防卫省都会立即启动高调应对——实时跟踪拍摄并发布公告,将监控行动高调公开。 但此次歼-20的行动却截然不同——它悄无声息地穿越对马海峡,成功规避了美日韩的雷达探测体系。三国军方异常沉默,仅日本轻描淡写地表示"未进入领空"。这种集体缄默恰是最有力的证明:歼-20的隐身性能已突破对手的预警拦截阈值,标志着中国隐身技术实现了质的飞跃。这绝非偶然突破,而是长期技术积累的必然成果。 从战略层面看,对马海峡绝非普通训练空域——其毗邻首尔、驻韩美军基地及日本核心军事设施。歼-20能隐蔽抵近该区域,意味着其搭载的先进武器系统已对美日韩关键军事节点(如预警体系、雷达站、海空基地等)构成实质性威慑。这种难以探测的突防能力,使对手的核心防御体系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这种实战化威慑力直接动摇了美日韩的传统安全优势。韩国暂缓"萨德"升级、美日韩缩减军演规模,都是最真实的战略回应。中方主动披露此次行动更传递出明确信号:歼-20的远海突防已从技术验证转为常态化训练,标志着中国空军作战能力的质的飞跃。 歼-20已形成常态化作战能力,标志着中国隐身作战体系完成实战化转型。这种成熟的作战力量具备规模优势和技术可靠性,其远海训练已实现例行化部署。 美日韩的集体沉默恰恰印证了这一威慑的有效性——当隐身突防成为常态,过激反应反而暴露自身防御体系的滞后性。这种战略认知的转变,预示着西太地区空中力量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革。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