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是我们的朋友吗?俄罗斯著名政治家卡拉切夫一针见血,中国人既不是我们的盟友,也不是我们的朋友,我们只是恰好赶到一起的同路人。 这话听起来有些冷冰冰,可仔细琢磨,还真有那么几分道理。 从历史的长河里瞧,俄罗斯精英层那可是长期眼巴巴地望着西方,心心念念要融入西方世界,多次一门心思尝试加入北约。 在他们眼里,西方代表着先进的文明、发达的经济,还有那套所谓 “高大上” 的价值观。 他们觉得只要傍上西方这棵大树,俄罗斯就能跟着飞黄腾达。 可现实却给了他们重重一击,西方压根就没真心接纳过俄罗斯,北约一轮又一轮东扩,步步紧逼俄罗斯家门口,把俄罗斯逼得快没了战略空间。 如今这形势下,中俄关系错综复杂。 说白了,现在中俄之间,确实有各取所需的一面。 俄罗斯因为西方一轮接一轮制裁,经济上被掐得难受,工业发展处处受限,急需一个广阔的市场来喘口气、寻发展,中国庞大的市场就成了他们的 “救命稻草”。 俄罗斯的石油、天然气等能源资源丰富得很,而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能源消费大国,对能源需求那是相当大,俄罗斯的能源正好能满足我们一部分需求,双方在能源领域的合作,那是一拍即合。 在国际地缘政治这盘大棋里,中俄在地缘上的协作也至关重要,能相互支撑,一起应对外部压力。 不过,合作归合作,利益博弈也少不了。 就拿贸易来说,有时候在商品价格、贸易规则上,双方难免有不同意见。在一些技术合作领域,也会因为各自的战略考量,出现利益分歧。 而且,俄罗斯精英层里,对中国态度那叫一个矛盾。 一部分人清楚中俄合作带来的巨大好处,积极推动双方合作;可还有一部分人,心里还是放不下西方,总觉得西方才是 “真爱”,对和中国的合作,时不时就冒出来些疑虑和戒心。 但咱也得看到,俄罗斯民众大多对中国挺友好。走在俄罗斯街头,不少俄罗斯人对中国游客热情打招呼,中国的商品、文化在俄罗斯也越来越受欢迎。 莫斯科街头,中国品牌汽车随处可见;俄罗斯的学校里,越来越多年轻人开始学中文,憧憬着到中国留学、工作。这说明,中俄民间交流的基础打得还是挺牢的。 整体来看,中俄就是 “同路人” 关系。 在国际形势波谲云诡的当下,双方都面临着外部挑战,都需要携手共进,一起应对全球政治经济格局变化带来的风浪。 在合作的时候,咱得保持清醒,坚守住自己的利益底线,别被别人牵着鼻子走。 在涉及核心利益的问题上,必须寸步不让;但在有共同利益的领域,又得积极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就像在共建 “一带一路” 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合作中,只要双方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能给两国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所以,中俄这种 “同路人” 关系,只要把握好分寸,务实合作,未来的路还长着呢,大家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