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不惜一切打垮中国?真正“敌人”出现!不是美国,普京反成大赢家。 树大真的会招风,

不惜一切打垮中国?真正“敌人”出现!不是美国,普京反成大赢家。 树大真的会招风,谁能想到,在中国车企以为在俄罗斯找到“第二春”时,一记最狠的“背刺”却来自这位“好兄弟”。 中国车企这两年在俄罗斯的遭遇,说起来跟坐过山车一样,2022 年西方车企跑路那会,大众、丰田把工厂钥匙往桌上一扔就走了,俄罗斯市场突然空出一大片市场,中国品牌赶紧揣着钱往里冲,短短一年就在当地卖了 40 多万辆车,有些 4S 店的销售提成拿得比店长还多。 可谁能想到,这 "第二春" 刚开了两朵花,就被普京的 "本土保护牌" 给浇了冷水。 普京这人精得很,表面上把中国车企夸上天,说 "质量越来越高",转头就给自家的 Avtovaz 车企输血,2024 年俄罗斯新车销量涨了 48%,看着热闹,可最大的赢家是他们本土的拉达汽车,卖了 43.6 万辆,占了近三成市场份额。 中国车企一开始还傻乐,觉得拉达那老掉牙的车型根本没法比,直到去年秋天才发现不对劲:从中国运过去的整车,关税悄悄涨了 15%;想在当地组装?可以,但发动机、变速箱这些核心零件必须用俄罗斯产的,不然就拿不到补贴。 还有普京玩的 "时间差",2023 年中国车企砸了几十亿在圣彼得堡建工厂,刚把生产线搭起来,俄罗斯就出台新政策:2025 年前实现 70% 本地化率,达不到的话,之前免的税全得补回来。 有车企的项目经理在酒桌上吐槽,为了凑齐本地零件,连苏联时期的老机床都买回来了,结果装出来的车总出小毛病,车主投诉说 "中控屏还没我姥姥的收音机靠谱"。 俄罗斯老百姓也有意思,前两年把中国车当宝,现在又开始念叨拉达的好,不是说中国车质量下降了,是普京政府给本土车贴了太多 "爱国标签"。 莫斯科街头跑的警车全换成了拉达新款,电视里天天播 "支持民族工业" 的广告,连出租车公司都被约谈,采购中国车可以,但每买三辆得搭一辆拉达。 有个在伊尔库茨克开汽修厂的老板说,以前一天修八辆中国车,现在一半时间得修拉达,"不是拉达质量变好了,是政府给的维修补贴比修车费还多"。 最让中国车企窝火的是普京的 "平衡术",一边拿着中国的投资建电池厂,一边又跟伊朗合作搞低端车型,摆明了就是不让任何一家独大。 现在看这局势,普京确实是最大赢家,中国车企投的几十亿工厂搬不走,技术也多少漏了点给俄罗斯,本土的 Avtovaz 销量涨了 34%,股价比战前还高。 反观中国这边,有些企业想撤都撤不了,在圣彼得堡工厂的土地租期签了 50 年,违约赔偿金比建厂钱还多。 说到底,这事也怨不得别人,俄罗斯跟中国好,是因为需要咱们帮着扛西方的压力,但涉及到自家产业,人家都算得清楚。 中国车企吃这一堑也算明白:国际市场上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下次再想捡便宜,先得看看桌子底下有没有绊马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