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1988 年冬至前,广东丰顺县的晨雾还没散,采芝村的土路上就来了个陌生老人。 他

1988 年冬至前,广东丰顺县的晨雾还没散,采芝村的土路上就来了个陌生老人。 他穿的粗布褂子洗得发白,袖口补着块不同色的补丁,手里攥着个铁皮饼干盒,盒子边角被磨得发亮。 村口晒谷场边,五六个穿花棉袄的孩子正围着石碾子转圈,笑声惊飞了槐树上的麻雀。 这老人叫谢汉光,可台湾台东的山民都喊他 "叶依奎"。 1946 年清明刚过,他背着母亲纳的布鞋登上开往基隆的船,鞋里藏着组织给的密写药水。 到了台湾林业试验所,他白天给日本人留下的樟脑树苗做嫁接记录,晚上就把港口布防图抄在《造林学》的空白页里。 有次给游击队送药品,他把药粉混在自己磨的樟脑粉里,过哨卡时被警犬闻出异味,硬是靠着一口流利的客家话蒙了过去。 1950 年谷雨那天,台北的报纸突然登出整版通缉令。 他在苗栗的山场里看到贴在树干上的布告,蔡孝乾的名字刺得他眼睛生疼。 当晚他就把所有情报烧在搪瓷缸里,灰烬拌着雨水倒进山涧,然后揣着半袋糙米钻进了阿里山。 在原始林里躲到第十天,他踩着腐叶坡滚下去,右手被树杈划了道深口子,血珠滴在苔藓上像朵小红花。 最后是台东达悟族老村长发现了他,用嚼碎的草药给他敷伤口,还把孙女的旧衣服改给他穿。 在台东的四十多年,谢汉光学会了用鱼藤根毒溪鱼,能听懂三种高山族方言。 山民给他说过三次亲,有次对方是会编藤器的寡妇,他指着屋角那堆樟树籽说自己要陪树过日子。 其实每个月圆夜,他都会把铁皮饼干盒埋进香蕉树根下,里面装着褪色的党员证和妻子曾秀萍的黑白照片。 1968 年台风把房子掀了顶,他徒手扒开倒塌的茅草,在泥浆里摸了半夜才找回盒子,照片边角泡得发皱。 1987 年立冬那天,村里的广播突然说起大陆探亲的事。 谢汉光正在给山棕剥棕丝,手里的砍刀 "当啷" 掉在石臼里,棕丝缠在刀刃上像团乱麻。 他花了两个月才办齐 "台胞证",在高雄港排队时,前后都是拎着骨灰盒的老兵,有人举着褪色的全家福哭出声。 渡轮过海峡时,他把饼干盒里的台湾泥土倒出来,装进从船上捡的玻璃药瓶。 土坯院的竹篱笆门没关,曾秀萍正蹲在灶台前烧火,灶膛里的柴火噼啪响。 她抬头看见谢汉光,手里的火钳 "啪" 地掉在地上,火星子溅到裤脚上烫出个小洞。 院子里的孩子都停了打闹,最小的那个扎着冲天辫,举着个竹制小风车,车轴是谢汉光当年亲手削的竹片。 后来谢汉光才知道,他走后第五十八天,曾秀萍就生下了儿子。 她白天在村小教算术,晚上就着油灯绣荷包换米,1960 年饥荒时,把陪嫁的银簪子换了三斤红薯干。 儿子谢定文长大后在公社当农机手,娶了邻村的姑娘,四个孩子里有两个是双胞胎,小名叫 "台台" 和 "湾湾"。 那个竹风车是曾秀萍照着记忆里谢汉光做过的样子,教孙子编的,竹片上还留着淡淡的樟脑味。 1989 年开春,谢汉光带着饼干盒去了县党史办。 工作人员从积灰的档案柜里翻出 1947 年的联络名单,上面有他用密写药水写的代号 "木客"。 汕头大学的陈仲豪赶来认亲时,两个老头抱着哭了半晌,陈仲豪说当年就是靠他送的樟脑粉才治好了疟疾。 确认身份那天,谢汉光把台湾泥土和家乡的黄土混在一个花盆里,栽上了棵从台东带来的香樟苗。 他晚年最爱做的事,就是坐在香樟树下看曾秀萍纳鞋底。 孙子们围着他听故事,他就讲在阿里山追山猪的事,绝口不提当年藏情报的惊险。 有次县报记者来采访,他指着墙上的全家福说:"我这不算啥,当年和我一起潜伏的张伯哲,到死都没见着孩子。" 1996 年小满那天,他在藤椅上睡着了,手里还攥着那个铁皮饼干盒,里面的照片已经用透明胶带粘过好几次。 这故事,牵动着不少网友的内心里,有网友表示,四十多年啊,一个人在陌生地方隐姓埋名,连梦里都得藏着秘密,换谁能扛得住?那铁皮饼干盒里装的哪是照片和证件,分明是拿命护着的念想。 还有的网友表示,最佩服他媳妇,新婚九天就分离,挺着肚子等了一辈子,饥荒年用银簪换红薯干也要把孩子拉扯大,这股韧劲儿比啥都强,院子里那竹风车转着转着,就把海峡两岸的日子都串起来了。 有人说他傻,放着安稳日子不过要去冒险,可想想那些连名字都没留下的战友,他能活着回家已是万幸。 现在的人很难理解那种信仰,不是喊口号,是刻在骨子里的执拗,就像他栽的那棵香樟,把根扎在两岸的土里,慢慢就长成了念想。 那么你们怎么看呢? 如果各位看官老爷们已经选择阅读了此文,麻烦您点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各位看官老爷们的支持! #夏日旅行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