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在怕什么?中美真要干起来,美国最怕的,根本不是中国的导弹,而是中国改写规则的能力。新加坡前外长杨荣文一句话,说穿了这一博弈的本质:美国不是怕中国崛起,而是怕中国把“区域规矩”变成“全球标准”。 亚投行的发展最能说明问题,美国当年拼命反对,可英国、德国这些铁杆盟友照样加入,现在成员已经有110个,覆盖全球81%的人口和65%的GDP。 这意味着越来越多国家愿意在中国搭建的平台上合作,美国主导的金融俱乐部被撬开了一道大口子。 亚投行的厉害之处,在于它办事快、不添乱。印尼的雅万高铁,从开工到建成只用了几年,把3小时车程缩到40分钟;埃及的苏伊士运河铁路桥,两年就搞定,运输能力直接翻倍。 反观美国主导的项目,日本在印度搞的高铁,扯皮十几年还没铺完铁轨,效率差距一目了然。 更让美国坐不住的是规则的变化。世界银行、IMF贷款要附加一堆政治条件,逼着别国改政策、砍福利,亚投行却只看项目本身靠不靠谱,从不干涉内政。 孟加拉国扩建天然气管道拿到2.5亿美元贷款,没有任何额外条款,这种方式让很多国家松了口气。 贸易领域的较量同样激烈。美国搞CPTPP想围堵中国,中国却把RCEP做成了“王炸”,覆盖全球三分之一人口和GDP,2023年内部贸易额增长8%,比CPTPP高出不少。 现在RCEP还在扩容,一旦智利、海合会加入,规模会是CPTPP的两倍以上。 科技上的规则主导权也在转移。华为握有6500多项5G标准必要专利,占全球14%,美国运营商每部5G手机都得交专利费,2024年这一项就进账12亿美元。 中国在6G研发上又抢了先手,而美国还在为频谱分配吵个不停。 金融方面,美元霸权正在松动。沙特把26%的原油卖给中国,只用3%供应美国,还开通人民币-里亚尔直兑业务,绕过美元结算。 阿联酋、科威特跟着增加人民币储备,俄罗斯70%的对华贸易用本币结算,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占比已经跌破59%。 南海的局势更能体现规则的力量,美国派航母搞“自由航行”,中国却和东盟推进《南海行为准则》,案文都完成二读了。 菲律宾想拉美国介入,东盟国家却集体支持“准则”优先,毕竟800亿美元的中菲贸易额比空洞的安全承诺实在。 美国不是没尝试过反击,搞“蓝点网络”计划对标亚投行,结果雷声大雨点小,没几个像样的项目落地。 他们既舍不得像中国这样真金白银投入,又放不下附加政治条件的老一套,自然吸引不了多少国家。 现在的局面就像下棋,美国还在加固“岛链”这个旧棋盘,中国已经在布局“一带一路”新战场。 当亚投行的贷款协议比美国国债受欢迎,当人民币结算的石油穿梭马六甲,美国才发现,真正的威胁是游戏规则正在被改写。 这种规则的变化,比导弹更让美国焦虑。毕竟,导弹能拦截,可当110个国家都愿意按新规则玩,美国二战后建立的体系根基,就真的开始松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