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拉那烈亲王不是死于车祸,是被洪森一步步“车毁人亡”。他败给洪森不是输在权谋,而是

拉那烈亲王不是死于车祸,是被洪森一步步“车毁人亡”。他败给洪森不是输在权谋,而是输在底线他太信制度,洪森信杀。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在柬埔寨那片饱经沧桑的土地上,一位王子曾试图用宪政理想为国家奠基,而他面对的,却是一位信奉枪杆子的铁腕人物。 这并不是一场势均力敌的政治博弈,更像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围猎,最终,王子的名字几乎被从历史中抹去,他的政治生命也遭遇了彻底的“车毁人亡”。 拉那烈亲王,1944年生于金边,作为西哈努克国王的爱子,他的人生起点可谓光环加身,然而,时代的洪流很快将他卷入其中。 到了1970年,朗诺政变后,拉那烈跟随流亡的父亲一同漂泊海外,即使在红色高棉时期,他也曾与父亲合作,寻求民族和解,这段经历让他更加坚信,团结与秩序是柬埔寨唯一的出路。 到了1993年,在联合国监督下的大选中,拉那烈领导的奉辛比克党一举获胜,他本人也当选为柬埔寨第一首相。 民主的曙光似乎降临,但这胜利的背后却埋着巨大的隐患,选举失利的洪森和他掌控的人民党拒绝承认结果,甚至调来坦克与装甲车包围王宫,最终,拉那烈被迫接受了“双首相制”的荒谬安排。 这套制度从一开始就是个骗局,名义上,拉那烈是第一首相,但军权和财权却牢牢攥在第二首相洪森手里。 拉那烈就像一个被架空的政治偶像,在金边的王宫里专注于制定宪法、建立议会,他天真地以为,只要规则建立起来,洪森这样的“军阀”迟早会被制度和民意淘汰。 但凭借王室的声望和温和的外交手腕,他在国际上赢得了不少赞誉,也让他更加相信,宪政的理想能够战胜现实的强权。 可是,洪森可不这么想,当拉那烈在议会里引经据典时,洪森正在军营里巩固自己的班底;当拉那烈在国际场合呼吁民主时,此时的洪森已经把警察系统变成了私人卫队。 他信奉的是另一套逻辑:权力不是辩论出来的,是打出来的,到了1997年7月,洪森卸下所有伪装,直接摊牌。 他的部队用火箭炮轰炸奉辛比克党总部,大楼瞬间化为废墟,拉那烈的亲信不是被捕就是逃亡,而他本人则在混乱中被送上一辆破车,仓皇逃往泰国边境。 随后,洪森的军队控制了全局,并逼迫国会投票罢免了拉那烈的首相职务,为了斩草除根,洪森还操控法庭,以“非法进口武器”和“勾结红色高棉”的罪名,缺席判处拉那烈35年监禁和巨额罚款,而所谓的证据,事后被证明纯属捏造。 这哪里是政治斗争,分明是一场赤裸裸的武力清除,而对拉那烈的猎杀,并没有因他的流亡而停止,洪森的手段环环相扣,从权力、身体到意志上,系统性地摧毁这位前首相。 直到2015年4月,拉那烈重返政坛不久,他的车队就被一辆大卡车迎面撞上,座驾被毁,他和王妃都受了重伤。 这次车祸虽然没有致命,但撞散了他人气,一些原本支持他的力量,看到他这副境况,便纷纷转投洪森阵营。 谁知,到了2018年6月17日,拉那烈与王妃奥波拉前往西哈努克省的途中,一辆出租车再次迎头撞上他的车队。 这次撞击直接夺走了王妃的生命,而拉那烈本人也头部重创,昏迷多日,当他醒来时,半边身体已不听使唤,脑部的创伤甚至影响了语言能力。 从此,这位曾经在议会中慷慨陈词的亲王,再也无法公开发表演讲,紧接着,他的亲信们接二连三地“意外”辞职或被调查,奉辛比克党的办公室被人泼洒油漆,党报也因“资金问题”停刊。 金边上下,再没人敢公开提及他的名字,拉那烈被一步步从公共视野中“物理清除”。 然而,在2018年的大选上,拉那烈还天真地想通过选票东山再起,而洪森早已把选举变成了自己的独角戏。 从候选人资格审查到媒体宣传,再到投票站的监控,每一个环节都被人民党牢牢控制。 结果,奉辛比克党一个议席都未获得,人民党则包揽了国会125个席位中的120席,这场选举,不过是为洪森的绝对权力举行的一场加冕典礼。 直到2021年11月,拉那烈在法国巴黎孤零零地离世,他的葬礼冷冷清清,洪森也发来唁电,称其逝世是“国家的巨大损失”,可一转身,他手下的人就把拉那烈在金边的府邸改成了人民党青年活动中心。 拉那烈的悲剧,是一个关于理想主义在绝对暴力面前如何粉身碎骨的故事,他手里紧握的是宪法和选票,而洪森手里攥着的却是坦克和冲锋枪。 现如今,洪森的权力已顺利交接到儿子洪玛奈手中,而拉那烈的名字,只与他父亲的旧照片一起,在金边国家博物馆的角落里蒙着一层薄灰,这或许就是他被历史“车毁人亡”后,留下的唯一印记。 【信源】环球网---柬埔寨拉那烈亲王夫妇遇车祸:王妃抢救无效去世 亲王重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