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攻下柬埔寨?泰国外长赴美求助,47国收到通知,中方斩钉截铁。[凝视] 清晨的枪声打破了东南亚的宁静,7月24日,泰国F—16战机越过边境轰炸柬埔寨军事目标,标志着两国持续数月的紧张局势彻底升级。这场冲突并非偶然,而是百年领土争端与当代政治博弈的爆发点。 泰方称空袭是对柬军“率先开火”的自卫反击,柬方则谴责泰国违反国际法使用集束弹药,双方伤亡已超百人,包括数十名平民。 泰国在装备上占据明显优势:60万现役与预备役部队、F—16战机和VT—4主战坦克形成碾压态势。但柬埔寨23万军队凭借扁担山脉的复杂地形和游击战经验,用BM—21火箭炮多次反击,甚至击落泰国无人机。泰军虽宣称“收复”茄子山等战略要点,却未能突破柬军防线。 冲突的直接诱因是7月的地雷事件,泰国指控柬方新埋地雷炸伤士兵,违反《渥太华公约》;柬方反驳称地雷是历史遗留。随后两国互相驱逐大使,外交关系降至冰点。 更深的矛盾源于5月的一起巡逻冲突——柬士兵高唱国歌激怒泰军,导致交火致1人死亡。彼时双方曾达成停火协议,但6月因泰国总理佩通坦与柬埔寨洪森的“电话泄密门”再起波澜。 马来西亚作为东盟轮值主席国紧急斡旋,促成7月28日停火协议。但此前调停一度失败:柬方接受停火后,泰军次日再度开火,指责柬方“持续炮击平民区”。美国特朗普政府以贸易谈判为筹码施压,中国则呼吁双方克制,强调和平解决。 1907年法国殖民者单方面划定的边界埋下祸根,1962年国际法院将柏威夏寺判归柬埔寨,但周边4.6平方公里争议区至今未决。 2011年冲突后,两国曾短暂缓和,但稀土矿藏争夺和政治操弄让矛盾死灰复燃。泰国反对党借边境问题攻击佩通坦政府,柬埔寨洪森家族则通过冲突转移经济下行压力。 冲突已致30名泰国民众死亡,13万柬埔寨人流离失所。泰国关闭边境口岸,柬埔寨禁止泰国蔬果进口,跨境贸易几近瘫痪。一座加油站遭火箭弹击中、多所学校停课的影像引发国际社会震惊。 尽管7月29日停火生效,但根源问题未解,柬方坚持将争议提交国际法院,泰国则主张双边谈判。分析人士指出,若美国8月对两国加征关税,经济压力或迫使双方妥协。但历史表明,民族主义情绪随时可能再次点燃战火。 这场冲突像一面镜子,照见东南亚区域合作的脆弱性。当子弹呼啸而过时,普通民众只渴望回归平静生活。读者朋友们,你们认为东盟能否真正调和成员国矛盾?还是需要更强大的外部力量介入? 信源: 泰国:柬埔寨已有24人死亡——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