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214年,毒士贾诩正在家中会客,突然得到消息谋士荀攸病逝,贾诩脸色大变,赶忙撵走

214年,毒士贾诩正在家中会客,突然得到消息谋士荀攸病逝,贾诩脸色大变,赶忙撵走宾客,又命儿子关闭家门,并说:“从此我府上谢绝一切往来。”儿子大为不解,贾诩却道:“鹰犬死,狡兔绝,十年以后你就明白了。” 贾诩这一生,似乎总在“漂泊”与“选择”中度过。 他最早的主公,是祸乱天下的董卓。董卓死后,长安大乱,部将李傕、郭汜准备逃回凉州老家。 就在那时,二十多岁的贾诩,说出了他人生中第一句,也是最“毒”的一句计策。 他对二人冷静地说道:“将军们如果就这样放弃兵马,独自逃亡,那么路上一个小小的亭长,就能把你们抓住。不如合兵一处,向西攻打长安,为董公报仇。如果成功了,就能挟天子以令诸侯;如果失败了,再跑也不迟。” 李傕、郭汜听了,觉得有理,于是率军反扑长安。他们胜利了,但长安城也因此陷入了更深的灾难,史书称“三辅大乱”。 贾诩也因此背上了一个“毒士”的名声。 后来,贾诩辗转到了南阳,投靠了军阀张绣。在这里,他再次展现了自己的谋略。 曹操南征,张绣本已投降,但曹操却霸占了张绣的婶婶,让张绣倍感屈辱。 贾诩抓住机会,为张绣献计,让他再次反叛。 那一战,曹操被打得措手不及,长子曹昂、爱将典韦,都死在了乱军之中。这是曹操一生中,输得最惨、最痛的一次。 再后来,官渡之战前夕,天下格局逐渐明朗。北方的袁绍和中原的曹操,必有一战。张绣夹在中间,左右为难。袁绍派人来招降,许以高官厚禄。 张绣动心了,可贾诩却当着袁绍使者的面,断然拒绝。 张绣大惊失色,不解地问道:“先生为何如此?袁绍势大,曹操势弱,为何要舍强投弱?” 贾诩平静地分析道:“曹公‘奉天子以令不臣’,名正言顺,这是其一;袁绍势大,我们这点人马投过去,他必不看重,而曹公兵少,得了我们,必然大喜,这是其二;曹公有称霸天下的大志,必会不计前嫌,以德报怨,来向天下人展示他的胸襟,这是其三。请将军不要犹豫了。” 张绣听从了贾诩的建议,归降了曹操。 果然,曹操亲自出迎,拉着贾诩的手,高兴地说道:“使我信重于天下者,子也!” 从此,贾诩成了曹操的谋士。 但贾诩和其他人不一样。他从不张扬,也从不拉帮结派,回到家里,就把大门关上。子女婚嫁,也从不选择那些高门大户。 建安十九年(214年)的一天下午。 阳光正好,贾诩的府邸里,难得有几位客人。他们谈论着天气,谈论着无关痛痒的朝中趣闻。 突然,管家匆匆来报,说尚书令荀攸,在跟随丞相南征的路上,病逝了。 宾客们还在感慨又一位重臣离世时,贾诩的脸色“唰”地一下就白了。 他甚至来不及说一句客套话,就立刻起身,对着宾客们拱手道:“诸位,今日身体不适,恕不远送!” 宾客们被他这突如其来的举动搞得一愣,只好悻悻离去。 等到最后一位客人的身影消失在门口,贾诩立刻对儿子贾穆下令:“关门!告诉所有人,从今天起,我贾诩病了,府中谢绝一切往来,任何人来,都说我卧床不起!” 贾穆看着父亲,满脸不解地问道:“父亲,荀攸大人病逝,您为何如此惊慌?” 贾诩没有立刻回答,他走到院子里,看着天上飞过的一只孤雁,许久,才缓缓转身,眼神深邃得像一口古井。 他看着自己单纯的儿子,沉痛地说道:“你不懂。两年前,荀令君(荀彧)是怎么死的?” 贾穆回答:“听说是忧郁而死。” “忧郁?”贾诩冷笑一声,“荀令君是汉室的忠臣,他反对丞相进爵魏公,然后丞相就给他送去了一个空食盒。他看到空盒之后,就‘忧郁’而死了。他是被逼死的!” 贾诩顿了顿,继续说道:“现在,荀攸也死了。虽然他是病死的,但在外人看来,在丞相心里,颍川荀氏的两个顶梁柱,都倒了。他们是什么人?他们是丞相用来扫平天下的鹰和犬。现在鹰犬一个个地消失,就说明猎物快没了,猎人要收拾弓箭了。我贾诩,不算鹰犬,我顶多算一只兔子。鹰犬死,狡兔绝。猎人没了鹰犬,下一步就要亲自来找兔子了!我们关起门来,就是告诉猎人,我们这只兔子,没有野心,只想在自己的洞里安安稳稳地待着,对他没有任何威胁。” 儿子贾穆,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他终于明白,父亲那看似胆小懦弱的举动背后,是何等深刻的生存智慧。 贾诩的判断,无比精准。最终,他得以善终,位列三公,高寿七十七岁。#头号创作者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