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1938年,因为朱荣贵不放心自家的西瓜地,所以决定晚上带着砍刀去西瓜地查看一番,

1938年,因为朱荣贵不放心自家的西瓜地,所以决定晚上带着砍刀去西瓜地查看一番,竟发现一名落单的日军在偷吃西瓜。 河南信阳的一个村,村民朱荣贵这个庄稼汉,此刻正走在通往自家瓜田的小路上。 三天前,枪炮声在蒋寨、易湾方向响了一夜。 枪声停歇后,只有两名浑身是血、奄奄一息的士兵撤到了长台关。 朱荣贵和乡亲们用尽土方草药,也没能留住他们的生命。 朱荣贵是最后一个离开的,他站在村口,回头望了一眼西瓜地。 日军主力刚撤走,他便偷溜回了村庄,只想看看,那亩瓜田。 当他终于走到田边,眼前的景象让他瞬间怒火直冲天灵盖! 朱荣贵,一个地地道道的河南农民。 他像祖辈一样,信奉着“面朝黄土背朝天,老实种地吃饱饭”的古训。 在那片西瓜田里,每一株瓜苗,都是他亲手栽下,每一个西瓜,都凝聚着他从春到夏的心血。 那不仅是食物,更是全家活下去的希望,是他在乱世中守护一方安宁的微薄寄托。 然而,战争的铁蹄,无情地碾碎了这份卑微的安宁。 日军的扫荡,长台关村火光冲天。 他亲眼目睹了隔壁村十六户乡亲在日军暴行下化为焦土的惨剧,听闻父亲被逼跳井的噩耗。 国军士兵的浴血抵抗和悲壮牺牲,更让他深刻感受到侵略者的凶残与家园沦丧的切肤之痛。 此刻,站在被践踏的瓜田边,西瓜被砸得稀烂,朱荣贵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屈辱和愤怒。 就在这时,一阵咀嚼声,打破了死寂。 朱荣贵循声望去,瓜田中央一个落单的日军士兵,正背对着他。 那鬼子用刺刀劈开一个侥幸完好的西瓜,狼吞虎咽地啃食着。 积压的国仇家恨、失去亲人的悲痛、对生计被毁的绝望,在这一刻轰然爆发! 朱荣贵猫下腰,借助瓜藤残骸的掩护,悄无声息地向那个背对着他的日军摸去。 手中的柴刀,是他此刻唯一的武器。 他屏住呼吸,一步步靠近。 就在距离目标仅一步之遥时,朱荣贵猛地暴起! 他用尽全身力气,紧握柴刀,朝着日军士兵的后颈狠狠劈下! 那日军士兵反应极快,猛地转身。 柴刀并未致命,但剧痛激发了凶性。 负伤的日军顾不上疼痛,一把抓起三八式步枪,“哗啦”一声推弹上膛,枪口瞬间对准了朱荣贵! 生死关头,朱荣贵本能地向旁边扑倒! 他还是慢了一步,小腿被子弹擦过。 朱荣贵闷哼一声,重重摔倒在地。 剧烈的疼痛让他眼前发黑,他死死咬住牙关,不让自己叫出声来。 那日军士兵见朱荣贵倒地,以为威胁解除,转身又去啃食那个西瓜! 这致命的疏忽,给了朱荣贵最后的机会。 就在日军弯腰的瞬间,朱荣贵用那条完好的腿猛地蹬地,从西瓜堆后暴起扑出! 他举起卷了刃的柴刀,朝着日军的后背,狠狠砍下! 这一次,刀锋深深嵌入皮肉,日军士兵猛地向前扑倒。 两人在烂瓜和泥浆中翻滚、撕咬、角力。 朱荣贵的脸上、身上沾满了泥浆、血污和瓜瓤。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声怒吼如同惊雷般响起! “荣贵哥!撑住!” 闻声赶来的邻居余道河,举着一块石头,如砸向日军士兵的后脑勺! 一下,两下,直到对方彻底停止了挣扎。 搏杀结束,朱荣贵和余道河瘫坐在泥泞中,大口喘着粗气。 看着地上的尸体,两人这才感到一阵阵后怕。 “一个落单的鬼子都这么难缠,没家伙,没练过,真不行啊!” 这句话,道出了一个普通农民在生死搏杀后最朴素的认知。 赤手空拳,无法对抗武装到牙齿的侵略者。 他们处理了尸体,将鬼子的毛驴和那支缴获的三八式步枪连同子弹,藏在了瓜棚下。 几天后,一支八路军豫南抗日游击队路过长台关,进村宣传抗日。 听说这支队伍是真正打鬼子的,朱荣贵和余道河没有丝毫犹豫。 他们扒扛起那支三八式步枪,背上干粮,报名参军。 朱荣贵明白,鬼子不会放过这片土地,不反抗,自己和家人,还有千千万万的乡亲,就真的没有活路了! 在游击队里,朱荣贵这个庄稼汉,开始了脱胎换骨的转变。 1939年初一个寒冷的夜晚,他参加了第一次战斗。 在信罗公路旁,游击队用地雷炸毁了日军两辆运输卡车。 朱荣贵用缴获的歪把子机枪向混乱的日军扫射。 他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反抗的力量,这不是虚无的口号,是实实在在的,用手中的武器,守护脚下家园的力量! 主要信源:(八路军太行根据地战史档案《信阳抗日斗争口述史》长台关村抗战纪念园碑文实录)#头号创作者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