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美财长透露中美瑞典谈判细节:中国拒绝美国为中方进口俄罗斯石油的二级制裁,宁肯支付

美财长透露中美瑞典谈判细节:中国拒绝美国为中方进口俄罗斯石油的二级制裁,宁肯支付100%的关税,也绝不会低头。 贝森特在新闻发布会上说,美国参议院正推进一个法案,让总统能给买受制裁俄罗斯石油的主体加 “二级关税”,还特意提了中国,说中国要是接着买俄罗斯石油,可能就会被加这高额关税。 美国这招说白了就是拿关税当幌子,想逼着中国选边站,可他们怕是忘了,中国早就不是那种随便拿捏的软柿子了。 贝森特在新闻发布会上说要给买俄罗斯石油的加 "二级关税",还特意点了中国的名,这架势看着挺凶,其实就是纸老虎,他们当真以为 100% 的关税就能吓住人吗? 中国宁肯多花钱也不低头,根本就不是赌气,而是我们心里明白:能源安全这件事,从来就不能把命运交到别人手里。 俄罗斯石油对中国来说还是比较重要的,光是去年中国从俄罗斯进口的原油占了总进口量的 19.7%,这可比沙特还多,光是西伯利亚力量管道,每天就往东北送 280 万桶。 这些石油不光是开车加油那么简单,乙烯、PX 这些化工原料都得靠它,要是断了供,长三角的化纤厂、珠三角的塑料厂都得停摆。 美国想让中国停购,说到底就是想卡咱们的脖子,去年美国从俄罗斯进口的液化天然气反倒涨了 46%,这不就摆明了不想让中国好吗! 特朗普放说过了期限就给俄罗斯加 100% 关税,还要罚买家,其实这招在 2018 年就已经对中国用过啦,结果付出代价的是他们自己,美国农民的大豆堆成山卖不出去,最后还得政府掏钱补贴。 现在还想故技重施,哪有那么容易的事啊,况且中国这些年早就把鸡蛋分在不同篮子里了,从巴西进口的原油占比升到了 18%,中东那边也签了长期协议,就算俄罗斯石油真受点影响,也掀不起大浪。 反倒是美国的页岩油公司,去年对华出口跌了 23%,要是再逼着中国选边站,可是怕连这点份额都保不住了。 俄罗斯给中国的原油价格,本来就比国际均价低 15% 到 20%,就算加上关税,也比从欧洲买便宜。去年中国从俄罗斯买的原油均价是 62 美元一桶,同期 Brent 原油均价是 79 美元,就算加 100% 关税,也就 124 美元,可要是换成从美国买,加上运费和保险,早就超过 130 美元了。这笔账谁都会算,美国想让中国当冤大头,门儿都没有。 再说了,现在的中国可不会被动挨打了,美国要是真敢加税,咱们手里的牌也不比他们少,去年中国买了美国 1500 亿美元的农产品,要是把这部分订单转给巴西、阿根廷,美国中西部的农场主怕是得连夜去白宫抗议。 别忘了我们手里,还有稀土这张王牌,美国新能源汽车需要的钕铁硼磁体,90% 都得从中国进口,真把中国惹急了,他们的电动车工厂就得停工。贝森特在谈判桌上耍横的时候,是不是没掂量掂量自己,到底有多少筹码。 美国去年就想用这招 "二级制裁",逼印度停购俄罗斯石油,结果印度进口量反倒涨了 3 倍,还趁机用人民币结算,把美元绕开了。 中国现在也一样,跟俄罗斯签了本币互换协议,石油交易用人民币和卢布结算,美国就算想加关税,都未必能找到征税的对象。 这种绕开美元的操作,也正好打中了美国的七寸,他们最怕的就是美元霸权被削弱,可自己还在到处挥舞制裁大棒,这可不怪别人别人想办法摆脱美元了。 中国外交部的郭嘉昆说得明明白白:"中国将根据自身国家利益采取合理的能源保障措施"。这话翻译过来就是,我们该买谁的油就买谁的,轮不到别人指手画脚。 美国以为关税是万能的,却忘了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能源买家,手里握着订单的主动权。俄罗斯需要中国的市场,中国需要稳定的能源供应,这种双赢的买卖,也不是美国的一个关税政策就能打断的。 说到底,美国这波操作就是典型的霸权逻辑,自己的利益至上,别人都得让步。但是现在的世界早就不是单极格局了,中国宁肯多花钱也不低头,不是傻,是清楚能源安全比一时的成本更重要。 真要是听了美国的话,放弃俄罗斯这个供应源,将来美国再拿石油卡脖子,中国哭都来不及。与其到时候被动,不如现在就摆明态度:想让中国在核心利益上让步,没门。 这事倒是也能让其他国家看明白,跟着美国的指挥棒转没什么好下场,印度就是个例子,顶住压力买俄罗斯石油,反倒赚了差价。 再看看欧洲跟着美国禁运俄罗斯能源,结果天然气价格涨了 10 倍,工厂倒闭一堆,这不是自讨苦吃是什么。 中国现在的态度,同时也是给其他国家做个榜样:在涉及自身利益的问题上,该硬气就得硬气,不然只会被美国当成提款机。 美国想靠关税逼中国就范,那真是是打错算盘了,中国也不是吓大的,真要较量起来,谁怕谁还不一定呢。 能源安全这根弦,中国早就绷紧了,不管美国出什么招,咱们该买的油照买,该保的供应照保,想让中国低头,除非太阳从西边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