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中国人比杀一只鸟还要轻松愉快!”“我们得到了中国的首都,也得到了首都的女人,这是个没有出息的民族,五千年的历史,对他们来说没什么用”,从这封流传出的信件中,就可以看出日本人曾经在中国犯下的累累罪行! 1937年冬天,日本鬼子占领了南京,接着就开始了一场惨不人道的大屠杀。 这封信后来被丹麦商人贝恩哈尔·辛德贝格在栖霞山附近发现,当时他正驾驶着“西门子”号小火轮救助难民。信纸被雨水泡得发涨,上面的墨迹晕开了不少,可那些冰冷的字眼,却像烧红的烙铁,烫得人胸口发闷。写信的日本兵叫田中正明,后来才知道,他口中的“轻松愉快”,是把一家三口逼到墙角,先杀父亲,再杀母亲,最后用刺刀挑着哭喊的孩子取乐——这样的“游戏”,他在信里写了满满三页。 你以为所谓的“得到首都的女人”只是随口说说?南京安全区的记录里记着,1937年12月17日那天,有17个日本兵闯进金陵女子文理学院,把30多个女学生赶到地下室。其中有个叫周湘的16岁姑娘,是学校的短跑冠军,为了反抗,她咬掉了一个日本兵的耳朵,结果被乱刀捅死。她的校服口袋里,还装着前几天刚获得的运动会奖牌,背面刻着“自强不息”四个字。 日军总说中国人“没出息”,可他们没看到,南京城里的小铁匠王长发,把自己打菜刀的炉子改成了造土炸弹的作坊,每晚偷偷往日军驻地扔,最后被抓住时,嘴里还骂着“狗-养的”;没看到金陵大学的教授李方训,冒着被枪杀的风险,用英文写下日军暴行的记录,藏在《大英百科全书》的封皮里,想办法送出去;更没看到那些拉黄包车的、挑担子的,哪怕被打得只剩半条命,也会把藏起来的中国士兵往安全区送。 他们所谓的“五千年历史没什么用”,更是可笑。那些刻在骨子里的骨气,从来没断过。中华门城墙上,有个叫陈树生的士兵,身上捆满手榴弹,拉着引线从城楼上跳进日军的坦克群里,和敌人同归于尽。他口袋里的家信写着“儿不孝,不能给您养老了,但咱中国人不能被欺负”。这样的人,在南京保卫战里还有成百上千个。 这场屠杀里,有太多让人不敢细想的细节。美国牧师约翰·马吉用摄影机拍下过一段画面:一个婴儿趴在死去的母亲身上,哭得嗓子都哑了,日军的卡车从旁边开过,居然还有士兵伸出刺刀,挑了一下婴儿的襁褓。这段胶片后来被藏在教堂的钟楼里,成了铁证。 30多万冤魂,不是数字,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是早上还在给孩子梳辫子的母亲,是刚考上大学的青年,是在茶馆里说书的老先生。他们本该有自己的人生,却被这场暴行碾碎了。 现在总有人说“要放下仇恨”,可放下不等于忘记。那些在南京大屠杀中失去一切的人,没机会看到今天的和平,我们凭什么替他们说“放下”?那封信里的狂妄,不是过去式,是警钟——如果我们忘了,这样的黑暗可能还会重来。 五千年的历史教会我们的,从来不是软弱,是坚韧,是哪怕流尽最后一滴血,也要守住尊严。这才是我们该记住的。 这样的历史,我们能忘吗?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