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差明抢了!”浙江杭州,一女子在商场买了2颗话梅,结账时被告知128元,1千克要7160元,女子懵了,但还是付了钱,事后发在网上吐槽遇,被门店注意到后,员工解释:一棵树上只有6到8颗才能做这种话梅,网友:那么没用的梅子树留着干嘛? "这不是坑人是什么?事后越想越气,同时也给大家提个醒!"女子生气的说道,近日浙江杭州万象城内一家名为"么凤士多"的店铺,因一颗话梅售价64元而引发全网热议,这位女士原本只是想买两颗话梅解馋,没想到结账时竟被收取128元的天价,让她当场愣在原地。 事情发生在7月底的一个普通下午,这位女士和朋友逛到杭州万象城时,被么凤士多店铺里陈列的话梅吸引,据她回忆当时店里的话梅看起来确实比普通超市的要大一些,颜色也更诱人,她随手挑了两颗,心想最多也就几十块钱,可当收银员报出128元的价格时,她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我当时就问收银员是不是算错了,两颗话梅怎么可能要一百多?"女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收银员指着价格牌告诉她,这种"清香话梅王"的单价是每千克7160元,她拿出手机计算器一算,两颗话梅约18克,按照这个单价确实要128元左右,虽然觉得价格离谱,但当时店里人多,她不好意思当场理论,只好付了钱。 回家后这位女士越想越不对劲,她翻出购物小票拍照发到网上,帖子发酵后,门店工作人员作出回应,他们解释说,这种话梅确实价格昂贵,因为制作工艺特殊,"一棵梅树上只有6到8颗梅子能达到制作这种话梅的标准,必须是个头最大、品质最好的,"工作人员表示,这种话梅需要经过特殊工艺腌制,耗时长达一年多,所以成本很高。 然而这样的解释并没有平息网友的质疑,有人算了一笔账:按照每千克7160元计算,一颗话梅就要64元,比很多海鲜还贵,更有人调侃:"那么没用的梅子树留着干嘛?不如砍了种点值钱的!" 物价部门工作人员表示只要商家明码标价,且不存在价格欺诈行为,这种定价就不违法,但消费者协会专家提醒,商家在销售高价商品时,应当主动提醒消费者注意价格,避免产生纠纷。 对于此事一位网友留言道:"现在买东西真是要处处留心,连话梅都买不起了!商家应该把价格标得醒目一点,让消费者明明白白消费。" 另一位网友"吃货小当家"则表示:"再好的话梅也不值这个价,纯粹是收智商税,支持这位女士曝光这种行为,让大家避坑!" 事件发生后女士表示希望通过自己的经历提醒其他消费者:"买东西前一定要问清楚价格,尤其是散装食品,不要像我一样当了冤大头。" 随着舆论的持续关注,相信会有更多商家意识到诚信经营的重要性,而消费者维权意识的提高,也将推动市场向更加健康、透明的方向发展,这或许就是"话梅刺客"事件带来的积极意义。 对此你怎么看?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信息来源:纵览新闻 2025年8月1日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