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照片上是几位战友当兵时的留影,从他们稚嫩的面庞很容易看出他们都是少年兵,他们生命

照片上是几位战友当兵时的留影,从他们稚嫩的面庞很容易看出他们都是少年兵,他们生命中有了当兵的历史,只是有点早。 现在,部队中很难再看到这种情况,比起当兵出来有一份工作,如今有更新更好的出路。 少年当兵很早以前就有了,特别是战争年代(1949年前),因生存压力确有13-16岁青少年非战斗性参军,少年兵基本上都是为了当兵有口饭吃,属特殊历史产物。 1955年兵役法实施后,法律严禁16岁以下入伍,仅技术兵种允许17岁特招(需严格审批)。 上世纪八十年代前,各生产建设兵团/文工团普遍存在16-17岁成员,但非一线作战部队; 但是,那时可以改户口虚报年龄参军,这种情况在偏远地区征兵中零星存在,非制度允许。 现代标准(1984至今)是:未满18岁不得服现役(特殊兵种选拔除外),彻底告别“娃娃兵”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