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1973年,江西老农被人诬陷,村民们说他是红军的叛徒,老农急了,连忙给李先念写信

1973年,江西老农被人诬陷,村民们说他是红军的叛徒,老农急了,连忙给李先念写信:“老领导,我不是叛徒,帮帮我吧!”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1973年的江西兴国县长冈村,一个名叫钟发镇的老农正蹲在田埂上抽旱烟,这个皮肤黝黑、手掌粗糙的老人和村里其他农民没什么两样,直到某天邻居在他家柴房发现件发黄的旧军装。

消息像野火般在村里蔓延,这个整天闷声不响的老头子,居然是个走过长征的老红军! 

村里人越想越不对劲。那时候谁要是有红军经历,早被当成宝贝供起来了,公社干部隔三差五就要上门慰问。

可钟发镇三十年来从没提过这茬,就连他媳妇都是头回听说丈夫当过兵。

更蹊跷的是,有老人回忆起钟发镇是1943年突然回村的,浑身是伤,见人就躲。

几个当年参加过赤卫队的老汉凑在一块嘀咕:"西路军那会儿,马家军逮着红军不是活埋就是点天灯,他能全须全尾回来?" 

流言像毒藤般缠上钟发镇,赶集时有人朝他吐口水,小孙子在学校被同学骂"叛徒崽子",连家里养的猪被人毒死在圈里。

最让他揪心的是在供销社当会计的儿子,领导突然找他谈话:"你爹历史不清白,明天别来上班了。"

那天夜里,72岁的钟发镇摸出当年从马家军逃出来时藏的剃刀,月光下刀刃泛着冷光,里屋传来孙子梦呓着喊爷爷,老人颤抖着把刀扔进了灶膛。 

三天后,县邮局柜台前,钟发镇把皱巴巴的信纸递进窗口,信封上"国务院李先念副总理亲启"几个字写得歪歪扭扭,沾着汗渍。

没人知道这个弯腰驼背的老农,曾在1936年那个风雪夜,抱着电报机冲过马家军的炮火。

当时西路军被围在祁连山,是15岁的译电员钟发镇把"西安事变"的电报送到李先念手里,让部队知道蒋介石被扣的消息。 

李先念接到信时正在开会,秘书看见首长突然拍案而起:"这个红小鬼还活着!"

信里钟发镇没诉苦,只详细写了当年怎么翻译密电,怎么在古浪战役中背着密码本突围。

最戳心的是最后那句:"首长要是还记得我,能不能给县里说一声,我儿子真是清白的。"据在场的工作人员回忆,李先念当场红了眼眶,抓起电话就要江西省委书记。 

真相水落石出那天,公社喇叭突然喊全村开会,县里来的干部捧着一摞档案,当众念出钟发镇的经历:12岁参加红军,14岁走长征,泸定桥上爬着铁索过河,草地时拽着马尾巴渡河。

念到被俘后靠给马家军团长当护工才活命时,台下有个老汉突然扇自己耳光,正是他当年带头骂钟发镇是"马匪跟班"。 

最让人唏嘘的是钟发镇藏了三十年的心结,西路军兵败时,他亲眼看见战友被马家军砍头示众,自己却因会医术被敌人留下伺候伤员。

这个活下来的"逃兵"回到家乡,把军功章埋在后山,每天拼命干活来麻痹自己。

村里人后来才懂,他不敢认红军身份,是觉得对不起那些死在西北的战友。   2016年央视记者去采访96岁的钟发镇时,老人从箱底取出件打满补丁的灰布军装。

当他颤巍巍唱起"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在场年轻人全哭了。

有人问他为什么不早点说清楚,老人摸着残疾的右腿,那是古浪战役留下的枪伤,轻声说:"比起埋在河西走廊的战友,我哪有脸争这些。" 

那些被时代洪流裹挟的普通人,身上往往带着最复杂的伤痕。

当我们在和平年代轻易评判"英雄"或"叛徒"时,或许该想想,有多少沉默的钟发镇,把惊心动魄的往事带进了黄土?又有多少无名的牺牲,永远等不到一纸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