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漕运萌芽于先秦,开始于秦汉,发展于魏晋南北朝,成熟于唐宋,并将于明清得到进一步调

漕运萌芽于先秦,开始于秦汉,发展于魏晋南北朝,成熟于唐宋,并将于明清得到进一步调整和完善。漕运之发展与历史之兴衰有密切关系,秦汉唐宋大一统时代有充足的国力、稳定的政治环境,来调运全国各地的漕粮物资,以供给京师,而动荡的魏晋南北朝、五代是漕运发展的低落时期。随着漕河网络日益发达,漕法日益完备,漕运的管理体系日趋独立、专业,由秦汉兼管到唐宋专管。元初,漕运管理多仿金代制度,设置机构,兴建漕仓等,由户部管理。元中统二年(1261年)“立军储所”,不久即改为“漕运所”;至元五年(1268年)升为漕运司(秩五品),至元十二年(1275年)改为都漕运司;至元十六年(1279年)设立“新运粮提举司”,隶属于兵部,坝河的漕运归户部经管;至元十九年(1282年)又改为京畿都漕运使司。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专门设置了“通惠河运粮千户所”,掌管漕运。明代漕运总督的设立,是历代漕运管理变迁趋势下重要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