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中期,江西有个寺庙以“求子灵验”闻名,妇人只需在“子孙堂”独住一宿,十有八九能怀孕。后来,新上任的知县察觉不对劲,安排2个烟花女子前去试探,才发现求子是精心设计骗局。 在嘉靖年间那会,传闻,妇人只需在堂内特设的净室中虔诚斋戒,睡上一觉,十有八九便能怀上子嗣。 这传闻,让周围的不少妇人都信以为真。 而新上任的知县王璞,一个三十出头的举人,此刻看着这一切,心里却觉得不对劲。 哪有菩萨显灵,专挑妇人独宿时送子的道理? 王璞赴任后,便听闻了慈云寺的盛名。 起初他以为都是乡野奇谈,然而,随着翻阅卷宗,走访乡里,他发现这座寺庙的故事,越来越多。 一个女人独自在一间屋子里睡一觉,必得子嗣? 这不合常理。 他找来衙门里最老成的衙役询问,老衙役支吾半晌才道:“大人,这事邪乎得很。前些年有个不信邪的秀才,当众说这是骗人的勾当,结果转天就被疯狗咬了,都说是遭了菩萨报应。” 王璞听罢,觉得这可太假了。 “报应?本官倒要看看,是这报应来得快,还是朝廷的王法来得快!” 王璞行事雷厉风行,他没有惊动寺里,而是派人悄悄寻来了城外“怡红院”的两个女子。 一个唤作春桃,一个名叫秋杏。 这两人虽沦落风尘,却机敏过人,见惯了世情百态。 王璞将她们召至后衙,将一锭银子放在桌上,直接开门见山:“本官有一事相托,需二位往慈云寺子孙堂住上一晚。无论夜里见到什么,听到什么,务必回来告知本官。” 春桃拿起银子,笑了笑:“大人放心,咱们姐妹见过的魑魅魍魉,怕是比那庙里的和尚念过的经还多。” 在一个香客众多的日子,春桃和秋杏扮作求子的妇人,进了慈云寺。 接待她们的寺里的住持,是一个面容慈和、眼神却透着精明的老和尚。 他递过两个红布小包:“二位女施主,请先净身更衣,换上这僧衣,以示虔诚,菩萨方能感应。” 春桃接过布包,打开一看,里面是一件洗素色僧衣。 她趁无人注意,将一根银钗别在了衣袖内侧。 这是她与秋杏约定好的暗号,若有异动,便以此示警。 净室果然如传闻所说,四壁严实,仅有一门一窗。 室内陈设简单,一床,一桌,一蒲团,桌上供奉着一尊面容模糊的观音像。 入夜后,寺内只有远处传来的木鱼声和念经声,这个时候并无什么怪异。 约莫三更时分,躺在床上的秋杏忽然听到一阵奇怪的声音,像是砖石在移动! 她眯着眼,发现供奉观音像的供桌后方,一块砖石被挪开,露出一个洞口! 紧接着,一个穿着僧衣的黑影,钻了出来,手里还拿着一个小瓷瓶。 黑影摸到床边,就在他伸出手准备下一步的时候,秋杏猛的坐起来! 她没有尖叫,反而故意将僧衣的领口往下扯了扯:“哟,这位大师父,深夜来访,可是菩萨派您给奴家送子的么?” 这突如其来的话语,让那黑影吓了一跳,手一抖,那个小瓷瓶掉在了。 而那瓶子里装的正是迷药! 与此同时,隔壁的春桃也听到了这边的动静。 她毫不犹豫,将袖中那根银钗,扔了出去! 银钗落地,早已埋伏在墙外的衙役,闻声立刻捡起银钗!。 刹那间,二十多名捕快,纷纷翻墙而入! 而供桌后那个墙洞,在火光下显露无疑。 捕快们顺着洞口钻入,发现一条暗道,竟然直通后山一片僧舍。 更令人触目惊心的是,在暗道入口旁的墙壁上,竟悬挂着十几幅女子的画像! 每幅画像旁,都用小楷详细记录着姓名、籍贯,甚至精确到时辰的生辰八字! 这些,正是近年来在慈云寺“求子得偿”的妇人名录。 住持被捕快按倒在地时,还在狡辩,声称那是在进行秘传的“送子法事”。 王璞命人直接撬开了住持的禅房。 当搜出的几本账册,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罪恶。 仅去年一年,收取的“香火钱”就高达三千多两白银! 更有几页单独记载着特殊“客户”,“某府推官之妻,酬金纹银百两”,“某县富商遗孀,赠城外良田十亩”。 最令人心寒的是后续的“服务”,那些“得子”的妇人回家后,若生下男孩,寺庙便会派人上门,以“菩萨恩典”之名,索取丰厚的“谢礼”。 若生下女孩,则会被指责为“心不诚”,要求她们再次捐献香火,甚至变卖家产“赎罪”! 衙役后来私下告诉同僚,那个企图侵犯秋杏的和尚被抓时,裤腰带上还拴着一个“早生贵子”的香囊。 案子审结那日,县衙外百姓们拍手称快,更有几位白发苍苍的老妇人嚎啕大哭。 她们当年为了求子,将压箱底的嫁妆首饰都典当一空,如今才得知真相! 王璞将查抄的赃款赃物,悉数分发给那些受害的家庭。 他更下令彻底拆毁了那座子孙堂。 这世间,哪有不劳而获、不洁而得的福气? 这场骗局之所以能瞒天过海多年,其根源,深植于那个时代妇人求子不得的绝望与无奈。 主要信源:(文献——《明实录》《万历野获编》《智囊全集》)#头号创作者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