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石原莞尔在东京军部拍着桌子喊:“打中国?那是找死!” 底下一群少壮派军官白眼翻到天上。他们手里捏着日军编制表,算着坦克数量,觉得三个月踏平中国跟逛庙会似的。谁也没把这个蹲过东北山沟、看过中国人拿锄头跟鬼子拼命的家伙当回事,转头就把他贬去了预备役。 结果呢?1938年武汉会战,日军打了四个多月,占了座空城,精锐第六师团在大别山被穿草鞋的游击队拖得掉了层皮。有个叫松井的少佐在日记里写,他手下的兵看见中国兵就发怵——那些人背着大刀满山跑,夜里摸进营地砍哨兵,天亮就没影了。他哪知道,这些草鞋兵好多是刚放下锄头的农民,家里的地被占了,不拼命就得死。 说个有意思的事,日军学德国人修碉堡,以为钢筋水泥能挡得住。咱八路军找了群矿工出身的战士,半夜摸到碉堡底下挖地道,埋上炸药,轰隆一声就把碉堡掀了顶。有个被俘的日军老兵后来回忆,他守的碉堡炸飞时,看见冲上来的中国兵里有个十五六岁的娃,拿着把豁了口的刺刀,眼睛红得像要冒火。这时候他们才明白,中国人不是打不垮,是根本打不服。 到了1942年,长沙的鬼子开始饿肚子。他们想靠抢粮食打仗,可湖南老百姓早把能吃的藏进了山里,连稻田里的秧苗都拔了。有支日军小队进山搜粮,被村民带着绕了三天,最后渴得喝稻田里的脏水,拉痢疾拉得站都站不稳。反观咱第九战区的士兵,老百姓冒着枪林弹雨送红薯,甚至把给娃留的口粮都捐了出来。民心这东西,侵略者永远算不明白。 1944年美军轰炸东京,好多日本老百姓蹲在防空洞里哭,这才想起石原莞尔的话。可晚了,咱祖辈用了十四年,把他们从东北赶到海南,从城市赶到山沟。平型关的战士冻得手粘在枪上,台儿庄的敢死队抱着炸药包跟坦克同归于尽——这些不是数字,是一条条敢拼命的脊梁。 有人说当年的仗打得糙,可你想过吗?咱用汉阳造对抗三八大盖,用土炮对付榴弹炮,能赢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石原莞尔最忌惮的——中国人骨子里的那股劲,你越欺负我,我越跟你干到底。 这股子狠劲,八十年前没断,现在更不能断。大家觉得,这种刻在骨子里的韧性,现在还能从哪些事里看出来?欢迎评论区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