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建章:养育成本世界最高,中国生育率亟需强力政策挽救 各位朋友,咱们今天得严肃聊聊一桩关系国家根基的大事——中国生育率持续下滑的困境已经拉响红色警报。 眼看着去年新生儿数量跌到902万的冰点,创下1949年以来的最低纪录,不少专家都在疾呼:再不想办法扭转局面,中国很可能成为全球生育率最低的国家。 咱们先看看具体数字。2023年,全国总和生育率降至1.0,在全球位列倒数第五。虽比邻居韩国的0.7稍高,可韩国0.7的生育率已居全球垫底。 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大都市,生育率数字更是跌破0.7大关。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每代人口规模要减半! 自2016年二孩政策放开之后,这种下滑趋势便未曾止息。去年出生的孩子数量,尚不及2016年的一半。 年轻人为啥说什么也不愿意生孩子了?其实大家都知道症结在哪——养育成本实在太高了。以深圳为例,普通家庭想买套房得不吃不喝40年,这日子怎么过? 在上海,一个孩子从出生到初中毕业,家里少说也得准备80万元,可咱们的平均收入只有发达国家三分之一啊。 还有孩子没人管的问题,三岁以下幼儿入托率仅为5.5%,这一数据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职场妈妈更艰难,生个孩子工资就要降12%-17%,生个娃简直像犯了错。 这几年政策上不是没想办法。2016年放开二孩,2021年允许三孩,刚开始确实有些人响应政策多生了孩子。 2016年比前一年多生了1000万二孩,可这效果如昙花一现,第二年生育率又掉回去了。这就说明光开绿灯没用,关键是要把"生不起养不起"这座大山搬走。 那该怎么办?专家梁建章说得在理,非得下猛药不可。首先要解决住房问题,建议给三孩家庭直接打五折买房,二孩家庭打七折,一线城市可以设个补贴上限。 其次,应给予足额的资金支持。每月为二孩家庭发放1000元,三孩家庭发放2000元,同时,中低收入家庭可免缴个人所得税。 再者就是带娃难题,三年内必须把托幼服务覆盖率提到50%,让爸爸们也休育儿假,政府补贴企业成本才行。 特别要说说职场妈妈的不容易。调查显示女性扛起76%的育儿重任,生个孩子每周少睡十小时,这种牺牲太大了。 可以借鉴国外经验,引进些东南亚保姆解决人手问题,让保姆每月工资控制在3000元内。再推广灵活办公,让妈妈们工作带娃两不误。 党的二十大已经把促进生育列入国家战略,政策面上也在逐步改善。 但要实现逆转,必须拿出真金白银——中央财政每年投入GDP的2%至5%,差不多2-5万亿元,把这"全球最高"的养育成本降到合理水平。 梁建章讲得恳切:"补贴生育就是投资国家的未来,20年后这批孩子就是创新的主力军、养老问题的解药。" 人口问题关系到每个家庭,更关系民族前途。 眼下已经到了紧要关头,需要政府、社会和每个家庭形成合力。政策支持、企业参与、家庭互助,三管齐下才有希望。 正如梁建章所说:"华夏五千年的人口优势,再不挽救可能百年耗尽。" 为了让民族血脉生生不息,是时候拿出切实行动了。 参考资料:新人口论:中国生育政策改革建议——梁建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