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青岛一女子购得日本70万平米的小岛,就此成为名副其实的“岛主”,且拥有永久使用权

青岛一女子购得日本70万平米的小岛,就此成为名副其实的“岛主”,且拥有永久使用权。倘若这名女子把岛捐献给祖国,国家能否驻军或者部署军事武器呢? 转眼两年多过去了,张女士的岛上,据说停机坪都快建好了,准备带着公司员工去团建。她还是跟当初一样,说没什么大计划,可能就留给下一代。但网友们的那个“大胆的想法”,却一直没停过。 那么这个想法,到底有没有可能实现? 先清楚一个最基本的概念:买下一块地,你拥有的是这块地的所有权,但你动不了这块地所属的国家主权。 这是什么意思? 张女士一家买下了屋那霸岛,他们拿到的是日本法律承认的“所有权证书”。这意味着,他们可以合法地在岛上盖房子、修码头、搞旅游开发,甚至像她说的那样,留给子孙后代。只要你不违反日本的法律,比如环保法规、建筑法规等等,这块地怎么用,基本上是你自己说了算。这就是所有权。 但是,这个岛,它在地理上、法律上、政治上,都明明白白地是日本国的领土。它被划在日本冲绳县的管理范围之内。岛上哪怕一粒沙子,都受日本宪法和法律的管辖。你在这块土地上,必须遵守日本的法律,向日本政府纳税。国家对这片领土拥有的至高无上的、排他性的权力,这叫主权。 所以,张女士即便真的有心把岛捐给祖国,从法律层面上讲,这笔“捐赠”是无法完成的。中国政府无法接受一份来自私人、位于他国领土之上的“土地赠与”,并以此为由行使国家主权。国际法和任何一个国家的法律,都不支持这种操作。私人财产的转让,永远不可能改变国土的归属。 再聊聊这个岛的位置有多特殊,屋那霸岛在哪?在日本冲绳县。 “冲绳”这两个字一出来,懂点历史和军事的朋友,估计心里“咯噔”一下。这地方,可不是日本的普通乡下。这里是第一岛链的核心,是美军在远东地区最大的军事基地群所在地。小小的冲绳,面积只占日本的1%,却驻扎了超过70%的驻日美军。嘉手纳空军基地、普天间基地……一个个如雷贯贯耳的名字,像钉子一样嵌在这里。 冲绳的天空和海洋,时刻都布满了美日安保体系的“眼睛”和“耳朵”。任何风吹草动,都逃不过他们的监视。 在这种地方,别说中国去驻军,就是张女士想在岛上盖一个稍微高点的、带点雷达天线的建筑,都可能会引来日本和美国相关部门的“亲切问候”。日本有《重要土地利用规制法》,专门就是为了防止外国资本,尤其是在自卫队和美军基地周边购买土地,从事可能危害国家安全的活动。 屋那霸岛距离中国大陆最近的直线距离大约700公里,这个距离在现代战争中不算远。如果在这里部署军事设施,其战略意义不言而喻。正因为如此,美日两国才更不可能允许这种事情发生。 把一个军事哨所插到对方的军事要塞群里,这在和平时期是绝对无法想象的,这相当于直接向对方宣战。 别说部署武器,哪怕是升起一面五星红旗,都可能引发严重的外交事件,甚至军事对峙。 聊到冲绳,就不能不提它更古老的名字——琉球。 在历史上,琉球王国是一个独立的国家,长期以来都是中国的藩属国,和中国的关系非常密切。从明朝开始,琉球国王就需要接受中国皇帝的册封。文化上、经济上,琉球都深受中华文明的影响。这种宗藩关系,持续了整整五百年。 直到1879年,日本强行吞并琉球,设立“冲绳县”,琉球王国才宣告灭亡。这在历史上被称为“琉球处分”。这件事,当时的大清政府是极力反对的,但国力衰弱,无能为力,最终成了一桩悬而未决的历史公案。 直到今天,冲绳内部依然有很强的独立运动声音,他们对自己独特的历史文化有很强的认同感,对日本本土的管辖以及美军基地的存在,抱有复杂甚至反感的情绪。 所以,当一个中国人在冲绳买下一个岛,很容易就触动了这段复杂的历史神经。很多网友之所以有“驻军”的想法,潜意识里,或许也和这种“意难平”的历史情感有关。大家觉得,那个地方,历史上和我们渊源深厚,现在我们的人去买了块地,四舍五入,就像“收复失地”一样,充满了象征意义。 这种情感,完全可以理解。历史是一面镜子,它塑造了我们看待世界的眼光。 但是,情感归情感,现实是现实。国际关系的运作,依靠的是冰冷的实力和公认的法规,而不是一百多年前的历史情感。 回到张书卿这位“岛主”身上,她反复澄清过,买岛,首先是一门生意。她家本来就从事稀缺土地交易,买下这个岛,看中的是它的稀缺性和商业开发潜力。 这几年,张女士和她的家人,考虑更多的是如何保护小岛的原生态,如何进行合理的商业开发,或者干脆就把它当作一份独特的家族资产,留给下一代。她们的计划是建停机坪搞团建,欢迎大家去潜水露营,享受那片清澈的海水和治愈的风景。 这才是这件事最真实的一面。一个中国家庭,通过合法的商业行为,在海外获得了一份独特的资产,并希望用它来创造美好的生活和商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