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当着全世界的面!印度空军突然向中方喊出一句话:“我们只是低估了霹雳15的射程”,

当着全世界的面!印度空军突然向中方喊出一句话:“我们只是低估了霹雳15的射程”,现场记者全都目瞪口呆

当地时间8月2日,据英国路透社报道称,多名印度空军高官和印度军方人士在接受路透社独家采访时对外表示,印度国防部高官对外表示,印巴5.7空战中遭遇惨败的核心原因并不是“阵风”战斗机的性能出现问题,也不是印度空军作战人员的作战能力出现问题,“阵风”战斗机之所以被霹雳-15E导弹接连击落的核心原因是,印度高层错估了霹雳-15E导弹的最大有效射程。

印度国防部高官对外表示,印度空军一开始通过收集情报,总体上认为巴基斯坦空军采购的霹雳-15E外贸型导弹的射程最多不超过150公里,做出这个判断的主要原因是,印度负责情报的机构将公开航展上的数据误认为是实际上导弹射程,这一表述令在场路透社记者目瞪口呆。

但实际上,即便采取航展上的145至150公里射程,印度空军的部分情报分析人员甚至仍然认为这一数字可以故意“虚高”了,继而将评估数据下调至100至120公里之间,结果这些导弹的最大有效射程竟然可以达到183至200公里,这远远超出了印度空军和印度国防部官员的认知。

英国皇家联合军种研究所智库的空战专家贾斯汀・布朗克在接受路透社采访时表示,“印度空军压根没想到他们会在这么远的距离遭到导弹攻击,而且是在印度本国领空内遭遇袭击。”

印度空军官员对外承认,他们错误评估了霹雳-15E导弹的实际射程,实际上这也意味着印度军方将空战惨败的原因归结于巴基斯坦空军的偷袭,而不是因为印度空军自己的排兵布阵存在巨大问题。

然而,在解释为什么印度空军的“阵风”战斗机为何在遭到导弹锁定前,一直没有触发导弹雷达告警装置,也没有进行电子对抗准备,就遭遇到迎头痛击时,印度军方官员对外表示,没有证据证明巴基斯坦空军采取多域作战的方式,并瘫痪了印度空军后方指挥所和战情控制中心的数据链通讯,也没有证明表明巴军成功压制了印度空军的防空雷达、战场通讯和电子战设施。

也就是说,印度空军从一开始就否认在空战开始后不久,巴基斯坦军方对外声称的,直接压制了印度空军前线地面防空雷达,并成功干扰和压制了“阵风”战斗机编队与地面指挥中心之间的通讯,巴基斯坦军方对外表示,对印度空军的多种传感器平台和通信系统的电子战打击,导致“阵风”战斗机编队内的飞机无法进行态势感知和态势评估,甚至都无法了解其他部队遭遇的空情状况。

而印度官员则对外表示,“阵风”战斗机没有在空战过程中遭到干扰,而且印度的天基通信平台也没有遭遇干扰,但是他们最后还是勉强承认苏-30MKI战斗机和米格-29战斗机在空战期间遭遇了电子战干扰和压制,因此印度空军相关单位目前正在升级这些战斗机的综合电子战系统。

值得一提的是,印度军方人士在近期的一次公开国际研讨会上对外表示,印度空军在空战中损失了多架战斗机,这并不是印度空军的问题,而是莫迪当局不允许在袭击行动期间直接袭击巴基斯坦的军事设施和防空系统,这导致印度空军一开始就非常被动:

1、印方认为东大可能向巴基斯坦提供可早期预警和实时瞄准数据,从而协助巴基斯坦空军扭转了战局,也就是说印军始终不认为巴基斯坦空军有实力与印度军队对抗。

2、印度驻雅加达武官希夫・库马尔(Shiv Kumar)在公开的研讨会上表示,因为一开始就束手束脚,印度空军并没有直接袭击巴军的防空系统和地面雷达系统,这导致印度空军在袭击行动中被“偷袭”了,总而言之,就是印度空军因为错误的打击策略导致自身在袭击行动中的被动,而且,莫迪当局还误判了形势,一度认为印军在未进入巴基斯坦领空的情况下,巴军会因为印军“过于强大”而选择忍气吞声,结果可想而知。

不过,分析人士指出,综合国外军事分析人士的结论,他们普遍认为:

1、印度空军从一开始就低估了对手,因此印度空军并未在在 “阵风” 战机上配备 “流星” 远程空对空导弹,这导致印军毫无还手之力。

2、印度战斗机之间数据链连接手段,也没有进行广泛的电子对抗能力建设,导致从一开始就遭到巴基斯坦空军电磁压制,印度空军的“阵风”战斗机的导弹告警装置没有启动,是因为霹雳-15E导弹的导引装置可以“骗过”告警装置,在没有触发告警的情况下命中印军战斗机,而就在多架战斗机被击落的同时,印军飞行员甚至不知道从哪个方向飞来的导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