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印媒:现在的中国,印度已经得罪不起! 据印度媒体报道,在遭到特朗普关税惩罚之后

印媒:现在的中国,印度已经得罪不起!

据印度媒体报道,在遭到特朗普关税惩罚之后,印度曾向中方建议,中印双方联手应对美国的关税政策,遭到中方拒绝。   特朗普宣布对印度的钢铁加征25%关税,铝制品加征10%,这一操作直接让印度每年损失12亿美元出口额。   不仅如此,美国还把印度排除在免税清单外,而印度90%的光伏电池片都从中国进口,等于美国一巴掌扇在印度脸上,疼的地方却连着中国的供应链。   印度自己的光伏工厂,连最简单的硅片切割技术都得靠中国工程师指导,想找中国联手,说白了是想借中国的产能和市场,给自己的损失找补回来。   可中国这边早就有了应对的法子。美国对中国加征关税那几年,中国对东盟出口涨了23%,对“一带一路”国家涨了19%,等于美国这扇门刚关条缝,中国转头就打开了十扇窗。   2024年中国进出口总额42万亿人民币,美国那点关税影响,早被其他市场的增量盖过去了。   要说印度对中国的依赖,还藏在每笔贸易单里。2024年中印贸易额1350亿美元,中国卖给印度的手机零部件占了70%,华为、小米的零件一断供,新德里的手机工厂就得停工。   印度的电网设备60%是中国造的,去年夏天德里大停电,查来查去是当地组装的变压器用了劣质零件,最后还得找中国国家电网来修。   印度的制药业更绝,80%的原料药从中国进口,连他们吹得震天响的仿制药,少了中国的辅料都做不出来。这种时候跟中国谈“联手”,更像底气不足的求助,而不是平等的合作。   但印度自己的产业链漏洞,比筛子还多。喊了十年“印度制造”,结果手机组装厂还在靠中国的屏幕、芯片过日子。   想搞新能源汽车,电池原材料锂、钴都得从中国买,宁德时代在印度建个工厂,印度政府还得求着给免税政策。   反观中国,从钢铁到芯片,从光伏到高铁,全产业链都能自己扛,美国关税顶多刮掉层皮,伤不了筋骨。   印度却不一样,美国稍微一施压,出口就掉链子,这种时候想拉中国当挡箭牌,中国能不清楚自己的分量?   之前印度想在WTO里跟中国“组队”告美国,结果自己先打了退堂鼓。   2023年WTO裁定美国对钢铝加征关税违规,印度本该跟着中国一起上诉,结果美国私下许诺给印度的杏仁出口开绿灯,印度立马就不吭声了。   这种“见利忘义”的操作,中国看在眼里,心里早有了数——现在又来提“联手”,谁知道美国给点好处,印度会不会又把中国卖了?   可印度的底气,早被贸易逆差磨没了。2024年印度对中国逆差520亿美元,等于每年从中国多买520亿的东西,自己却拿不出像样的商品来换。   印度的棉花、铁矿石想卖给中国,质量却比不过巴西、澳大利亚;想靠软件外包赚中国的钱,结果中国的华为、腾讯自己的程序员比印度还多。这种合作基础,中国凭啥要答应联手?   说到底,印媒喊“得罪不起”,是看清了实力差距。   中国手里的牌太多——全产业链、庞大的内需市场、遍布全球的合作伙伴,美国关税影响有限;印度手里的牌却少得可怜,除了人口和市场潜力,没一样能硬气的。   想跟中国联手,至少得拿出点像样的筹码,而不是光靠嘴说。中国拒绝,不是不给面子,是实在没必要——自己能搞定的事,犯不着拉个帮不上忙还可能拖后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