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1985年,老山战场上,杨启良歼敌18人,转业后却遭地方恶霸刁难,他看了恶霸一眼

1985年,老山战场上,杨启良歼敌18人,转业后却遭地方恶霸刁难,他看了恶霸一眼,说:“越战中的打打杀杀我见多了,我就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你确定要和我动手?

1983年,杨启良穿上军装,成为一名军人,那时他还年轻,可能未曾想到未来等待他的是枪林弹雨的战场,以及另一片维护百姓权益的“战场”。

时间来到2013年的台州,在一个喧闹的市场里,一群人围着一个摊位,消费者小吴情绪激动,举着手机大声指责摊主,说他卖了问题面粉,害得自己吃饺子后上吐下泻住了一个星期医院,一定要赔医药费。

摊主也不示弱,梗着脖子反驳,说自己在这儿卖了多年面粉都没事,饺子又不是光面粉做的,咬定小吴是来碰瓷讹钱的,两人吵得不可开交,小吴当场拨打了消费者投诉热线。

没过多久,一个身影穿过人群来到摊位前,这人就是台州市经济开发区消费者协会秘书长,杨启良,他来了之后,没着急下定论,而是仔细了解双方情况,又亲自查看摊位上的面粉。

这一看就发现了问题,有些面粉袋子角落里结块发霉,明显已经过了保质期,摊主之前的说法,在事实面前显得站不住脚,杨启良按照规定,当场给摊主开出了罚单。

这一罚可捅了马蜂窝。摊主一下子火冒三丈,指着他就嚷嚷开了,说自己是认识人的,这份罚单一开,几个月等于白干,信誉也要跟着完蛋,以后生意怎么做?

店主越想越气,情绪失控下竟想对他动手, 谁知手刚抬起来,就被他稳稳地一把抓住,那手腕子跟铁钳似的,怎么挣脱都纹丝不动。

见动手不成,摊主一屁股坐在地上,撒起泼来,大喊“打人啦!欺负老百姓啦!”,不过周围群众眼睛是雪亮的,刚才那变质面粉大家都瞧见了,纷纷指责摊主无理取闹。

就在这一片混乱中,杨启良声音不大却很清晰地说了句话:“越战我打过,战场上的生死看多了,歼敌十八人的经历,我也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你确定要和我动手?”

这句话分量太重,一下子把坐在地上的摊主震住了,他抬头看着眼前这个看着斯文的干部,哪想到竟有这等硬朗的战场背景,那点刚冒出来的火气和想找人报复的心思,瞬间蔫了,立马认怂,乖乖认罚。

人群里的街坊邻居们却兴奋了,对这个“深藏不露”的秘书长充满好奇,杨启良好不容易从热情的人群中脱身,回到工作岗位,心绪起伏,那些早已过去的烽火岁月又清晰地浮现在眼前。

那还是1985年,在老山前线,杨启良带着一队战士执行任务,要切断越军一个重要营地的通讯联系。他们脸上抹着油彩,身上披着伪装,小心翼翼地潜入敌人后方。

行动初期很顺利,打了对方一个措手不及,但枪声一响,附近的越军援兵就疯了一样扑过来,杨启良和战友们迅速占据有利地形,顽强阻击。

战斗非常残酷,越军的进攻一波接一波,身边的战友一个接一个倒下,鲜血染红了阵地,打到后来,阵地上只剩下杨启良一个人还能坚持。

子弹所剩无几,敌人步步紧逼,他已经抱着必死的决心,准备最后一搏,就在这万分危急的时刻,一阵嘹亮的冲锋号声和熟悉的呐喊声突然从他后方响起,我们的大部队及时赶到增援了!

眼见我方援军气势如虹,越军阵脚大乱,他们下意识地向杨启良所在的相对安全区域靠拢,妄想用人质来阻挡我军进攻,狂妄地叫喊:“你们有本事就开炮打啊,打过来咱们同归于尽!”

被包围的杨启良听着敌人的叫嚣,没有丝毫犹豫,他挺直腰杆,对着远处的炮位,用尽全身力气大吼:“向我开炮,别管我,快开炮!”

这句带着决绝的命令让越军都傻了,万万没想到世上真有不怕死的人,纷纷惊慌失措地呵斥让他闭嘴。

战场上的炮手都是经验丰富的老兵,他们的炮弹像长了眼睛,精准地在杨启良周围的敌群里炸开了花,却巧妙地避开了他站立的中心位置。

猛烈的炮火让越军死伤惨重,狼狈地逃离了战场,这次战斗,杨启良独自一人击毙敌人十八名,战绩斐然。

凭借这份在生死边缘铸就的功勋,他后来被中央军委授予了一等功,当之无愧成为战斗英雄。

1996年,他脱下穿了十几年的军装,转业回到地方,他进入了消费者协会工作,一个看似平凡却关乎千家万户的岗位。

在这里,他依然秉持着那股认真劲儿,每一件消费纠纷他都力求调查清楚,公正处理,踏踏实实地为老百姓守护着“钱袋子”和“舌尖上的安全”,那个市场里的面粉风波,就是他日常工作的一个缩影。

回顾杨启良的经历,从硝烟弥漫的战场到人头攒动的市场,时间空间在变,身份职责在变,但他骨子里那股力量却一脉相承。

年轻时为家国,他在老山前线无畏生死,用热血书写忠诚;转业后在地方,他兢兢业业,在处理消费纠纷的平凡岗位上,守护的是千家万户的安心日常。

这份担当与奉献,无论是在昔日的枪林弹雨中,还是在今日的市井烟火里,都同样珍贵,都值得我们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