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庐山会议后,有一天,毛主席单独召见了罗荣桓。在谈话时,毛主席谈了国防部长的人选问

庐山会议后,有一天,毛主席单独召见了罗荣桓。在谈话时,毛主席谈了国防部长的人选问题,对此,罗荣桓坦诚地发表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那天中南海书房很安静,毛爷爷手指敲着桌面问:"荣桓同志啊,你说国防部长这个担子,哪个能扛稳当?"

罗荣桓撑着病体坐直,沉默几秒才开口:"打仗本事林彪同志数这个,"他竖起拇指,"可管全盘大摊子,怕是要个能稳四方的人。"

这句话说透了罗荣桓的性子,他1927年跟着毛爷爷干革命时就这脾气,遇事直来直去,甭管多大事都敢说实话。

那年秋收起义吃了败仗,撤退路上枪子儿嗖嗖擦着头皮飞。

毛爷爷被堵在山坳里,罗荣桓愣是带人劈出路架起他就跑。

36年革命路,有回贺子珍长征落在队伍后头,别人怕挨批评不敢报,罗荣桓直接拉电话线接指挥部:"毛委员,您家属在我这儿喝上热水了!"

这种过命交情让毛爷爷对他格外信任,建国前夜罗荣桓突然栽倒在会场上,毛爷爷急得摔茶杯喊医生:"他腰子里那颗瘤子要命啊!"连夜联系苏联专家开刀。

刚摘完肾没仨月,罗荣桓又溜回办公室批文件。

护士急得掉泪:"您看报都手抖!"他倒笑:"当年子弹穿肋巴骨不照样打冲锋?"

1955年评十大元帅,罗荣桓听见自己名字直摆手:"我半道才入党。"

毛爷爷拍板定案:"山东战场百万兵交你手里没出乱子,这元帅非你莫属!"正是这份信任,四年后选国防部长时毛爷爷才单独找他拿主意。

当时场面多严肃?罗荣桓回家老婆问聊啥大事,他愣是半个字没漏。

整整十三年后毛爷爷开会感叹:"当年荣桓点得透啊,当统帅的和当先锋将的,看山头不是同一双眼。"

罗荣桓走得也像个兵样子,1963年他肾衰竭躺病床上,血都透不干净了,疼得抓床单还读《毛选》。

医生黄树则掀帘子看见他哆嗦着用红笔画重点,急得抢书:"您要命不要?"他喘着笑:"这书里...藏着...破局招呢..." 毛爷爷接到死讯时正开会,钢笔尖戳穿了稿纸。

追悼会上那句"君今不幸离人世,国有疑难可问谁",墨汁在宣纸上晕得跟泪痕似的。

回头再看庐山会议后那次密谈,分明是两代帅才的肝胆相照。

罗荣桓比谁都明白林彪打仗多凶悍,可他更晓得执掌国门要的是坐镇千军的气度。

您细琢磨,要是当年真找个只懂进攻的猛将当防长,十年后那场风波会不会另有解法?

历史岔路口的一席忠言,终究化作中南海院里的满地松针,年年落,年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