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头哥回应被实名防城港公安,到底是姓公还是姓侯?
揣测动机这种事情我很少去做,因为主观因素很难证实,讨论公共问题应该尽量避免诛心。但有的时候,某些人一而再、再而三地表现出某种强烈的倾向性,你就很难不去质疑它的动机……
在防城港奔驰亮证姐事件中,防城港公安部门的一系列做法,让人很难不去猜测,这里的公安系统到底是姓公还是姓侯。
8月6日,也是在亮证事件发生15天后,防城港公安部门终于发布通报,对侯某某非法持有行政执法证件,冒充国家工作人员威胁群众的行为做出行政处罚,拘留5天。
正义迟到了还算不算正义我们姑且不论,但防城港公安在通报里隐藏违法人员侯某某的全名,却把受害者“平头哥”真名暴露出来的做法(几小时后已修改隐藏),简直是不可理喻,无论如何都找不到一个合理的借口,只能去揣测他们的动机:
替亮证姐侯某某报复持续维权把事情闹大的“平头哥”,以及震慑潜在的不听话的“刺儿头”。
除此之外,真的找不到别的解释了。
按道理,按规定,肯定是要把所有涉案人员的姓名打码处理的,毕竟违法人员也有人权,也有隐私权,受害者就更不用说了,应该是重点保护的对象。
你要说他们粗心,草台班子忙中出错,那也是说不通的。且不说从上一轮通报到现在已经过去好几天了,一个拘留5天的简单通报写800遍都够用了。再说这件事情的舆论影响力如此之大,这份通报绝对是经过了从派出所到市局再到分管市领导以及宣传部层层审核之后才发出的,没理由这个环节里的所有人都没注意到这么明显的,一个名字打码一个名字没打码的错误。
你要说是案情需要或者舆情需要,那更是不可能的。所有人都想知道的是亮证姐的全名,想要查询她到底有怎样的背景和社会关系,受害者更为人所知的是“平头哥”这个网名。“平头哥”真名叫什么对公众一点都不重要,因为他的遭遇是我们每个平头老百姓都可能经历的,这也是此次小小特权事件引发众怒的最重要原因。
所以,无论如何,平头哥作为受害者的真名都是不应该出现在通报里的。
除非,有人想要通过这种方式报复他,威胁他。
之所以这么去揣测防城港公安系统,是因为整件事情的处理中,他们已经是第三次表现出来强烈的偏向性了。
第一次,平头哥去派出所报警,说自己受到亮证威胁以及有人涉嫌假冒执法人员时,当地派出所就很不合理地把事情定性为一般纠纷,对有人假冒执法人员的线索视而不见,置之不理。
这很明显是偏向了亮证姐侯某某一边,但我们仅凭一件事还不能确认。
第二次,侯某某去派出所报警,声称有人在网上发布了自己的头像和车牌,当地公安不仅第一时间受理案件,而且在深夜(晚10点后)派出一位民警一位辅警陪同她上门勒令删除视频,还威胁拘留平头哥。
而且,第一次平头哥报警时,公安机关以不知道亮证姐的真实信息为由拒绝开展调查。在侯某某报警时,公安必定已经知道她的身份信息,而且人已经到派出所“自首”了,到这时公安仍然对其涉嫌假冒执法人员的违法行为视而不见……
同一个案件,涉事双方先后报警却得到了天差地别的待遇,这很明显是偏向了亮证姐侯某某一方,但这时我们还不能确认。
直到第三次,也就是今天,一份显然会引发全国舆论关注的处罚公告,防城港公安居然给违法人员姓名打码,反而把受害者全名暴露出来,这其中的偏向性可以说是毫不掩饰了。
原本,对于亮证姐侯某某有着怎样的强大背景我还半信半疑,只是基于常理去分析当地第一次通报存在的漏洞。
到这里,你再跟我说亮证姐的背景只是她老公,一位二级消防士,打死我都不会信了。
请问防城港公安,你们到底是姓公还是姓侯?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