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这位正是越南最美的皇后阮友兰。国王保大在大叻避暑时邂逅富商之女阮友兰。当时,阮友

这位正是越南最美的皇后阮友兰。国王保大在大叻避暑时邂逅富商之女阮友兰。当时,阮友兰身穿奥黛、头戴法式宽檐帽的混搭造型令保大惊艳,称其“如莲花般清雅,又有巴黎女子的洒脱”。 阮友兰出生在1913年11月14日,原名玛丽-特蕾莎·阮有氏兰,地点是越南南部边和省果公镇。那时候越南还是法国殖民地,她的家庭属于天主教徒,父亲皮埃尔·阮有浩原本出身普通,通过给富豪黎发达当秘书,一步步积累财富,还继承了爵位,成为法国公民。母亲玛丽·黎氏平是黎发达的女儿,家族靠糖业和房地产发家,生活富裕到能随便送孩子出国。阮友兰从小就接触到中西合璧的文化,家里有仆人伺候,她跟着母亲学宗教礼仪,还早早掌握越南语和法语。这种背景让她不同于一般越南女孩,早就有股独立劲儿。 12岁时,父母就把她打包送去法国,读的是巴黎郊区鸟园修道院学校,那地方专收贵族子弟,课程严得要命,教语言、音乐和社交规矩。她在那儿待了好几年,养成一种优雅习惯,回来后自然成了社交圈的焦点。回到越南,她没闲着,参加各种活动,还三次拿下印度支那小姐的称号。这不光靠脸蛋,她的文化素养也帮了大忙,家族的商业网让她接触上层人士,日子过得稳稳当当。作为富家女,她帮着管些家务,监督仆役,生活有条不紊。 保大皇帝那时候正避暑在大叻,那地方凉快,适合他巡视。一次巡视,他注意到阮友兰的独特打扮,那种传统长袍配宽边帽的风格,让他觉得新鲜。他派人打听她的来头,知道是富商女儿,就安排茶会。茶会上,两人聊起法国学校和越南风土,他对她的见识挺欣赏。没多久,订婚仪式就在大叻夏宫办了,保大公开夸她融合东西方魅力。这事儿引发不少议论,有人质疑她的天主教信仰和家族背景,但保大坚持推进婚事。 婚礼定在1934年3月20日,顺化皇宫。先在西贡大教堂办天主教仪式,然后转皇宫行传统典礼。她获封皇后,保大为她改宫廷规矩,在皇宫里建了个小祈祷室,让她保持信仰。这在当时挺大胆,因为阮朝皇室信佛教,保守派官员私下嘀咕,说婚礼像法越混拍的电影。两人育有五个孩子,包括太子保龙和几个公主,大部分送去法国学校读书。她在宫里管事务,还参与从善活动,比如推动建学校。 1945年保大退位后,阮友兰赶紧转移皇室珠宝,她对保大说,皇冠没了,戒指还能换面包。两人带着孩子流亡香港,保大一度迷上赌马,输光钱回家,她就端出剩饭,问他战利品够不够买米。他尴尬一笑,后来收敛不少。她亲自下厨,节省开支,确保一家温饱。之后,他们移居法国戛纳附近的城堡,那是她外公买的房产。她继续管家事,1955年两人分开,她独自在乡间庄园生活,直至1963年9月16日因心脏病去世,葬在当地公墓。保大则在巴黎过日子,到1997年7月31日才走。 阮友兰的一生,其实挺接地气的。她不是那种高高在上的皇后,早年留学让她懂事早,结婚后面对皇室规矩,她也没完全屈从,坚持自己的信仰。这点在当时越南社会挺少见,因为殖民地背景让很多人迷失,她却保持清醒。想想看,她从富家女变成皇后,又从皇后变成流亡者,这中间的起伏,换谁都得适应。她的家族财富帮了大忙,让她在乱世有底气,不用完全靠保大。